7. 考察淡水溪流生態系統

高中生物科野外考察課程 2022-2023

7. 考察淡水溪流生態系統

在典型香港上游河溪觀察和記錄各種動植物,同時量度多項非生物因素,並取水樣本進行簡單的化學測試,分析各類所得數據,讓同學能認識整個生態系統的構成和運作。

內容重點:

  • 樣方調查
  • 淡水生物如植物、動物和微生物
  • 水質測試

考察地點:大帽山大橋(步行)

下載考察工作紙:

傳統導引模式

探究模式:1. 水流對動物的影響 或 2. 人類對環境的影響


8. 考察紅樹林生態系統

高中生物科野外考察課程 2022-2023

8. 考察紅樹林生態系統

同學可以認識不同的真紅樹及類紅樹品種,記錄各種潮間帶的動物,並量度各項非生物因素。讓同學認識動植物的分佈和適應性,明白生物與環境間的關係。

內容重點:

  • 樣帶法
  • 紅樹林植物與動物
  • 潮間帶物理因素

考察地點:西沙公路西徑(旅遊巴)

下載考察工作紙:

傳統導引模式

探究模式:1. 紅樹林植物的適應性 或 2. 紅樹林動物的適應性


9. 考察岩岸生態系統

高中生物科野外考察課程 2022-2023

9. 考察岩岸生態系統

岩岸有獨特的成帶現象,也有眾多不同的小生境,同學在考察過程中,利用樣帶法去記錄動物的分佈,同時量度非生物因素,認識生物如何適應岩岸嚴苛環境。

內容重點:

  • 樣帶法
  • 岩岸動物
  • 成帶現象

考察地點:馬灣東灣(旅遊巴)

下載考察工作紙:

傳統導引模式

探究模式: 1. 岩岸植物、海藻、氰細菌和地衣的適應性 或 2. 岩岸動物的適應性


10. 考察沙坪生態系統

高中生物科野外考察課程 2022-2023

10. 考察沙坪生態系統

沙坪是較少人認識的生境,生物除了分佈在沙面外,也有不少奇特的生物潛藏在沙裡。同學透過樣帶法去有系統記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變化,了解生物如何分佈和適應。

內容重點:

  • 樣帶法
  • 基面生物和沙底生物分佈與適應
  • 非生物因素

考察地點:大埔汀角東 (旅遊巴)

下載考察工作紙:

傳統導引模式

探究模式: 1. 動物的分佈特性 或 2. 沙坪動物的適應性


香港海底下的奇妙共生關係

香港海底下的奇妙共生關係

不用去大堡礁,香港的海洋世界,只要你細心留意,也會發現眾多奇妙的共生關係。

保護色cross-over 警戒色

軟珊瑚海雞冠 Dendronephthya 鮮艷的紅色加上白色花點,在海底就如漆黑中的螢火蟲,多麼的引人注目,紅白的組合似乎在宣示她是具有毒性,捕食者不要打她的主意。仔細近看,在海雞冠上,有一種細小的螺類,名叫芝麻海兔螺Diminovula whitworthi,她的顏色甚至表面,偽裝成海雞冠的模樣,讓捕食者難以察覺她的存在。與海雞冠共存的時候,她的紅白色是保護色,若不幸轉換了背景,她的紅白色頓時成了警戒色。

柳珊瑚上的共生螺

柳珊瑚上,不難發現共生的螺類,牠們有些會吃掉珊瑚的分泌物或廢棄物,不會對宿主做成傷害,被視為片利共生的關係。而相片中的玫瑰菱角螺 Phenacovolva rosea 會直接吃掉柳珊瑚的珊瑚蟲,無疑會留下疤痕,令珊瑚生長受害。但實驗結果顯示,有這螺共生的柳珊瑚,比沒有共生的,反而較少傷痕,而且生長的情況較佳。原來牠們會游走於不同的宿主,食掉一些較弱的珊瑚蟲,刺激牠們再生,幫助柳珊瑚少受其他附生生物的傷害。這種是吃掉你為你好的互利共生關係 。

海星上的共生蝦

麵包海星 Culcita noveguineae在香港不常見,但東南亞的珊瑚礁算是較易見。有幸發現佢,仲要仔細睇睇有沒有同佢共生的姊妹岩蝦 Zenopontonia soror,要留意這蝦屬名由Periclimenes 改成 Zenopontonia
姊妹岩蝦 Zenopontonia soror很特別的,牠的顏色會隨著海星而轉變,有研究發現大約只要一星期就能由黃轉紫,而且若把牠與海星分開餵養,約十天的死亡率達100%。可惜的是,即使相關的研究很詳盡,仍未能確定這共生關係是互利、片利或是寄生。

黑珊瑚上的共生蟹

黑珊瑚Black coral 的名稱是來自牠黑色的骨骼,而珊瑚蟲的顏色大多是白色和黃色。有別於石珊瑚有共生的蟲黃藻可以進行光學作用,牠主要是靠捕捉浮游生物,因此,在香港出現的黑珊瑚都生存於較深和較大水流的海域。 要很細心和很好運氣,你會有機會發現枝狀的黑珊瑚上隆起的地方,再用超微距拍攝,才能確定這是一種偽裝力超強的瘤狀扁異蟹 Xenocarcinus tuberculatus,牠不單顏色完全配合黑珊瑚,更厲害的是牠能把珊瑚蟲放置在自己的背甲上,若果牠動也不動,基不上是難以察覺牠的存在。這種蟹在香港的記錄不多,可能是由於潛水員都忽略了這隠身術超高的蟹。在外地,牠也會生活於柳珊瑚上。

生物科老師

黃志俊


香港海洋生態地圖

像籃球一樣大的麵飽海星。

漁護署自2002年開展全港生態基線調查時,已經開始建構一個網上生態平台,約幾年後便有了「香港在線生態地圖」,在線資料主要是包括如鳥類、蝴蝶、蜻蜓,甚至紅樹林與共生動物群等牠們在香港的主要分佈和生態熱點,讓公眾能夠對某些陌生的地點多一點了解。而世界自然基金會則於數年前,推出一個「海洋生態熱點地圖」,集合了大學專家學者和環團的專業意見,將香港一些海洋重要指標物種如中華白海豚、馬蹄蟹、石珊瑚以及一些獨特或稀有生物,重要指出需要保育的地點。由於這個海洋生態熱點地圖是比較概括,也不是針對潛水員探索生態的用途,在實質進行海洋考察時,未必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香港潛水總會,在2009年出版了香港域內潛點簡介,介紹了超過三十個不同的潛水地點,對於潛水員了解該處的水深、海床特質和潛在危險等都有相當重要的參考價值,但卻沒有相關的海洋生物簡介。台灣近十年的潛水業發展迅速,相關的書籍也有不少,但我個人比較欣賞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於2011年出版的《綠島海域最佳潛點深入介紹》一書,書中除了有每個潛點的深度和海床變化圖外,更有不少海洋生物的圖鑑,讓潛水者更容易掌握每個潛點的特色,也更能發掘自己有興趣的生物。近年,台灣更出版一些可以帶進水中的 #望海巷灣潛水地圖,更精美的同時,也更為實用。

其實,我們香港也有一班有心的潛水朋友,出錢出力,製作屬於我們自己的潛水地圖,可惜暫時只有香港兩個主要潛點,未能外遊外潛的香港人,在這個炎熱的夏天,不論周末或平日,都有不少潛水員去發掘香港精彩而多姿的海底世界。分享一下我最近在一個頗遙遠的潛點,很有驚喜的發現。

東方多彩海牛,黃黑白的組合相當搶眼。

大大條香港較少遇見的藍帶神仙魚。

生物科老師

黃志俊


清理海底垃圾

清理海底垃圾,不是想像般簡單。

 

容易看得見的海岸垃圾,有不少團體和組織都有帶領市民進行淨灘活動,但看不見的海底垃圾,要進行清理就必須有更多的裝備和技術。

首先,要能有效清理海底垃圾,水肺潛水是一個基本要求,而且參與的潛水員要有一定的潛水經驗,包括習慣香港混濁的水質,也要有良好的浮力控制等。若果要清理較大型或較重的垃圾,適合的裝備如浮升袋是不可少的。

垃圾—好像很容易理解,不屬於海洋的便可以算是垃圾,從物料上分類,主要有塑膠、玻璃、木材和金屬,但我們去清理海底垃圾,是否就把所見所能拿起的都一律清走呢?原來當我們以為是垃圾的東西,其實一早已成了海洋生物的安樂窩或一部分,有不少固著生長的生物如珊瑚、軟體動物甚至海鞘等,牠們都很需要一些堅硬又穏定的基質,有時一個入滿了沙,潛藏大半在海床的玻璃樽,就成了石珊瑚的生長地。又或是一個舊車軚,有一半留在沙裡,另一半卻被海鞘、海綿和貽貝等佔據了。而颱風過後,特別多的粗大樹枝或樹幹被沖進海裡,沉入海底的很有機會成為魚類的聚集點,甚至成為墨魚產卵的首選。至於鬼網,情況更複雜,而且清理時很容易危及潛水員的安全,故此,不建議一般潛水員在沒有支援下去進行。

最後,我建議只清理一些較新淨或掉入海裡不太久的垃圾,而且是容易拿起,即不是很穩固地連著海床,最後,放入潛水網袋前,請檢查有沒有海洋生物依附著,若有,請盡量放走生物,若是有緊附著的,便請把你所謂的「垃圾」放回原處,因為那已成為海洋生物的家。

海洋在地球上像是一個超級垃圾筒,所有不要的東西最終都有可能落到大海裡,我們如何努力去淨灘,盡力去清理海底垃圾,都是很難解決問題。大家一起在日常生活中,減少使用即棄用品,特別是塑膠,身體力行為海洋出一分力。

山竹連陸上的展示板都沖了入海底,但太大太重,要專人才能清走。

外賣咖啡杯蓋,輕巧又新,當然要執走。

一個下潛,約一小時,二十名潛水員的成果,包羅萬有。

生物科老師

黃志俊


台中公園綠川復育

歷史建築與新派設計融合,吸引不少年青人前來。

台中公園、綠川復育

2018年暑假到了台中一遊,剛巧住宿的酒店就在台中公園附近,便順道走訪一下。沒有計劃,也沒有期望,往往就有一些驚喜,公園有偌大的人工湖,明顯是給市民消閒划艇之用,湖中有一個歐洋特色的建築,原來是日治時期建造的,有過百年歷史的湖心亭,已列為「市定古蹟」。但吸引到我注意的是通往湖心亭的橋邊,有兩棵樹上,住了超過二三十對的鷺鳥,主要是小白鷺和夜鷺,就在這裡築巢育鶵,為免途經的市民不幸中雀屎,園藝公司加了一塊臨時帆布和一張告示,整件事情就如此簡單地解決,而鷺鳥們也在水平視線上靜靜地育鶵,反而是我們這些大驚小怪的香港人在這裡拍照,才引起途人注意。

之後,走到附近的綠川,全名是新盛綠川水岸廊道,把昔日這條飽受污水發臭的渠道,改成現時水質清澈又有富有生態的廊道。這改建工程,花了三年的時間,用了八億多的台幣,變成現在的模樣。工程主要是把城市的污水截流,有部份的污水透過在地處理後,流入綠川,同時也引入上游的溪水。2018年頭才正式開放給公眾,配合河岸邊的古蹟復修如宮原眼科等,現成為台中市的旅遊打卡新景點。雖然這項工程被不少台灣人評為表面工程,因為地底下仍有污水排放渠,但我未能確定說法是否屬實。現場所見,若下大雨或上游的水量突然增大,有不少遊人可以到達的位置確實有被淹浸的風險。河中有不少人工放養的錦鯉,但只要細心留意,我也發現有蜻蜓的脫殼、長腳蛛的大網和不少黽蝽(水鉸剪)聚集在較平靜的水面,證明這裡的溪水正慢慢形成一個生態系統。

第一次聽朋友說:「到宮原眼科食雪糕。」我即時反應是:「甚麼?眼科醫院怎會有雪糕食?」原來,這裡正是一個像香港的古蹟活化項目,宮原眼科現成為紀念品售賣店、餐廳和雪糕專賣店,保留這個不配的名稱,再去突顯這個特色,所以,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打卡買食。若不想排這麼長龍,又想舒服坐下,甚至喜愛食窩夫甜品,可以走過多三條街,到台中市第四信用合作社。

再往前走,柳川水岸景觀步道也是一個值得遊覽的地方,可惜,因時間有限,未能仔細考察。

水面有眾多的水生昆蟲- 黽蝽(水鉸剪)

小白鷺仍在努力孵蛋中。

眼科、雪糕創意宣傳海報。

生物科老師

黃志俊


嶂上尋白腹小蟌

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香港蜻蜓和豆娘一共有130種[1],牠們大多分佈在香港不同的濕地、沼澤和河溪之中,有些品種的分佈和數量又多又廣,但也有一些種類,只在某特定生境或地點才有記錄,就像以下介紹的白腹小蟌。

這種大小只有約二厘米的小蟌,一如其名,雄性有全白的腹部,在香港只有一個地方有牠的記錄,就是位於西貢郊野公園的嶂上高原濕地。在中國廣東、廣西、貴州和雲南等也有記錄,其他亞洲國家包括越南、孟加拉和印度等。白腹小蟌在瀕危物種紅皮書沒有特別保育狀況,但卻是本地罕見品種。

前往嶂上唯一的方法是徒步前往,可以揀挑戰體能的麥徑三段或由榕樹澳天梯上登,但我們礙於體能有限,負重行山,只能由高塘沿嶂上郊遊徑上。嶂上濕地有點像沙螺洞濕地,被山環抱,有溪流經過沼澤,但這裡是更天然更少人為干擾。根據朋友的報料,要找白腹小蟌,難免要深入沼澤,而這類的淡水濕地,是吸血的螞蟥樂園,我們為了一睹這香港罕有的小蟌,也準備好了水鞋,有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心態。

怎料我們在溪邊草地整裝待發之際,同行的友人已發現白腹小蟌的身影,牠雖然細小,但白色的腹部頗突出,另外,牠也相當親民,大家只要不太大動作,也能與牠相近。初時發現一隻雄性已不錯,之後又有雌性,更厲害的是牠們在表演人生大事,白腹小蟌在我們的注視下,不緩不急地交尾。

影相目的已達,但既然一場來到,防水蛭裝備也要一試,深入沼澤希望找到更多的白腹小蟌或其他水生昆蟲,但最終最好的都是第一對展示給我們看的。

[1] Checklist of Dragonflies of Hong Kong by AFCD, retrieved on 24.9.2021 https://www.afcd.gov.hk/english/conservation/hkbiodiversity/speciesgroup/files/Checklist_of_Dragonflies_of_Hong_Kong.xlsx

黃志俊

生物科老師


如何尋找牠姓甚名誰?

如何尋找牠姓甚名誰?

香港海底生物多樣性豐富,特別是去了一些平常較少去的潛點,就拍了一些有趣的生物,自然很想知道這些海洋生物姓甚名誰,但原來要辨別這類不太多人研究,也不太多人感興趣的生物,都要花上少少心機才能如願。在此想跟大家分享有甚麼途徑可以找到。

首先,這生物在現場看是很細小的,只有在照片裡才能留意到牠們是一群群居的生物。當中一個很重要的特徵是牠們擁有一大一小的孔,這樣我即時便知道牠們是濾食性生物,屬脊索動物門中的尾索綱,俗名叫海鞘或海荔枝。對我來說,這仍未能滿足我想知牠的科屬種,於是我第一時間看圖鑑,由香港海洋生物圖鑑,到台灣以至東南亞微距生物類圖鑑,原來都沒有記錄這一類。

另一個途徑,我一直有將影像記錄上載到iNaturalist 這個全球生物記錄庫,雖然自動辨別功能對這類生物不太能發揮作用,但過往經驗,即使一些很少香港人認識或研究的類別,在iNaturalist這個互動的網站,也會有專家協助或指正。然而我上載了一段時間,仍未有任何回覆。我有朋友建議我可以嘗試發布到面書群組中,其中有一個是世界海洋生物的群組 ,果然不出數天,有人嘗試給了一個屬名Symplegma,種名基本上若不進行解剖是沒有可能確認的。

有了這個屬名很重要,我可以在網上查到牠的科和目,更可以在香港海洋生物名錄中找到牠在香港的記錄。後來發現這個屬在香港有兩個品種,雖然能根據這兩個學名再由Google search找照片,但原來這類少人認識的生物是沒有太多網上資料的。

海鞘冷知識
海鞘在分類學是跟我們人類同屬脊索動物,但不論你怎樣看牠都不可能有脊索吧?!原來,這種生物能進行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受精卵會變成像蝌蚪一樣的幼蟲,而那個尾部其實是牠的脊索,當固著於海床成長後,脊索會漸漸消失。

生物科老師

黃志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