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鐘

 

「夏、商、周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或許你聽過以上的說話,這是明末學者顧炎武在《日知錄》所記。古人生活與天象悉悉相關,觀天象以授時、知時令,雖然沒有現代科學的理論和認知,但古人對環境的變化卻是親身的體會。現代城市人則終日藏身於不見天日的石屎森林之中,較少感受環境、天象的變化。

筆者早前收到朋友從捷克帶回來的禮物——布拉格天文鐘( Prague Orloj )的模型。此鐘建成逾六百年,安裝在老市政廳外牆,不單為布拉格的居民報時,更利用當時的天文知識和機械工藝,在鐘面顯示日出日落、曙暮光時間、月相、月球和太陽方位等實用天文資訊。或許你會認為那不是很特別的事,現在使用互聯網和電腦程式,很方便就可以在從電腦、手提裝置等獲得這些資料。但以六百年前的天文、數學、計時等技術長時間預測天象經已很不容易,還要把這些資料透過複雜的機械顯示在運行的鐘面上,是經歷長時間觀測和研究,智慧和技術的結晶,並展示當時的宇宙觀和文化。在2010年,紀念鐘樓六百週年,製作了一影片投射在鐘樓正面播放,展示鐘樓的建造、內部結構、受戰火摧毀、重建,與城市共同經歷的歷史。同年亦發佈了這個天文鐘的手提裝置程式,給更多人接觸。

 

中國也有同類型的鐘嗎?

在北宋建造的水運儀象臺,以水力推動,集報時、星象模擬、觀星台於一身,較西方的天文鐘早數百年出現。唯因受戰亂破壞,遺留的資料未能讓後世完全彷照製造,無法知其全貌。

 

天文導師
曾展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