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牠不是企鵝?

二零二四年三月 第一期

原來牠不是企鵝?

你有沒有曾經以為這牌子的logo是企鵝的圖案呢? 如果牠並不是一隻企鵝,又會是哪一種動物? 根據官方解說,原來牠是一隻鰹鳥。有趣的是,牠們也推出了很多產品解釋「我不是企鵝」。看來真的有不少顧客有這個誤解。

早前在CHUMS的店內看見一隻杯子,説明了紅腳鰹鳥和企鵝的不同,很特別的商品設計,亦帶出了一些有趣生物學知識。

鰹鳥有什麼特別呢?鰹鳥科內共有十個品種,牠們主要分佈於全球海洋,屬中至大型海鳥,擅長飛行,並會俯衝入海中捕食魚類,是捕魚及潛水高手。而我們有機會在香港看到鰹鳥嗎? 是可以的,但並不常見。主要在春秋時的雀鳥遷徙季節有機會遇見。除了紅腳鰹鳥外,香港亦有褐鰹鳥及較罕見的藍臉鰹鳥觀察記錄。筆者亦曾拍攝到褐鰹鳥站在海中的航標上,估計牠在遷徙途中經過香港水域,並在附近休息及捕食補充體力。褐鰹鳥屬於中型鰹鳥,體長約76 cm,常見於太平洋海域。相中可見其身體大部份為褐色、腹部白色、嘴粗長及腳有蹼,樣子趣怪但又帶點可愛。請不要再誤以為我是一隻企鵝了!

參考資料:

  1. eBird. <Sula leucogaster> 於2024年3月6日擷取自:https://ebird.org/species/brnboo
  2. 香港觀鳥會(2022). 香港觀鳥會香港及華南鳥類野外手冊,香港,香港觀鳥會。

教育主任

黃樂婷


香港橋樑之最——「全球最長的橋隧組合跨海通道」

二零二四年一月 第二期

香港橋樑之最——「全球最長的橋隧組合跨海通道」

你知道圖中是香港哪一條橋樑嗎?這個橋隧項目全長55公里,其中包括12公里長的香港連接路、29.6公里長的主橋 (包括22.9公里的海上橋樑及6.7公里的海底隧道),及13.4公里長的珠海連接線;它是全球最長的橋隧組合跨海通道,亦是首個連接粵港澳三地的跨境陸路運輸基建;它24小時通關,令使用者由香港穿梭至珠三角主要城市只需3小時車程;這條耗資約千億港元,於2018年正式通車的橋樑,便是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的香港連接路全長約12公里,即約5.5條青馬大橋的長度;由超過5,700件、每件重75至225噸的預製組件製成,即超過35,000輛雙層巴士的重量;其橋面面積超過70萬平方米,即約98個標準足球場的面積;其海底隧道的部份最深可達水底46米,即約15層樓的深度。

 

這條三線雙程行車的香港連接路,由香港國際機場東北部海域的香港口岸為始,途經機場島觀景山隧道,再經過長9.4公里的高架橋,便連接至香港特別行政區邊界的港珠澳大橋主橋。

 

如果你也想飽覽港珠澳大橋的壯麗美景,不妨試試乘搭公共巴士橫跨大橋穿梭粵港澳大灣區,一睹這被譽為橋樑界「珠穆朗瑪峰」的風采。

 

地理科教師

姚倩薇

 

資料來源:

路政署(2023),<港珠澳大橋—香港段>。於2024年1月4日擷取自:https://www.hyd.gov.hk/tc/information_corner/hyd_factsheets/doc/C_HZMB.pdf


蜂蜜 養蜂 蜂巢

跟著校長去探索——收蜂蜜

二零二三年六月 第一期

跟著校長去探索——收蜂蜜

來來來!我們一起跟著校長來到落馬洲,去看看怎樣收蜂蜜吧!

 

四四方方的蜂箱就是蜜蜂們溫暖的家,裡面放了一片片的巢片,是用來給蜜蜂建造巢脾,而巢脾便是蜜蜂們六角形的家。

 

身經百戰的校長作為蜂農,在取出巢片時都要有充足的保護裝備,例如穿著帶有面網的保護衣,和配備厚手套。

 

左圖:用刮刀將蜂蠟刮走;右圖:利用離心力將巢片上面的蜂蜜分離到桶內。

 

將巢片取出後,要用陰力將巢片上面的蜜蜂抖掉,或者用刷毛柔軟的掃輕輕力將蜜蜂掃走。接著會用刮刀將蜂蠟刮走,然後再將巢片放入離心機,利用離心力將巢片上面的蜂蜜分離到桶內。最後就是將蜂蜜由離心機倒出,然後用濾網過濾,再倒入樽就大功告成了。

 

過程中除了蜜蜂、螞蟻有偷食之外,小編當然都一塊兒偷食。試一啖用刮刀刮出來的蜂蠟,立刻便品嚐到濃濃的蜂蜜,而蜂蠟的口感就好像香口膠,咬兩咬就可吐掉。而濾網上都有不少寶物,例如花粉同充滿蛋白質的蜜蜂幼蟲。小編膽小,只試了花粉,口感似幼滑綿密的粉粒、芳香甜蜜。而膽大的同事就試食了蜜蜂幼蟲,他說:「幾好味丫!」

 

近來雖然有數宗被蜜蜂叮後致命的個案,但希望群眾不要因而將蜜蜂們妖魔化,因為蜜蜂對於人類存亡起著關鍵作用。有生物學家推斷,若蜂群滅絕,人類也會在4年內無一幸免,因為有近四分之三的農作物都是靠蜜蜂等昆蟲來傳播花粉。所以,我們滿足口腹之欲的同時,記得要感謝和欣賞蜜蜂們的辛勞工作,還要好好保護牠們和牠們所生活的生境。

 

資料來源:

Johnson Group (2020),〈拯救本地蜂保育計劃〉,於2023年5月15日擷取自:https://www.johnson-group.com.hk/zh-hant/%E6%8B%AF%E6%95%91%E6%9C%AC%E5%9C%B0%E8%9C%82%E4%BF%9D%E8%82%B2%E8%A8%88%E5%8A%83/

 

地理科教師

姚倩薇


市區更新(4) — 文物保育

市區更新(4) — 文物保育

繼「重建發展」、「活化」及「樓宇復修」三篇文章後,本文會繼續介紹市區更新的第四個主要策略——「文物保育」。根據《市區重建策略》裡的概念,市區重建局應該保存及重修富有歷史、文化及建築價值的樓宇,以及保留原有的地方色彩及歷史特色。

 

筆者於過去的地理課上曾出題,請同學在荃灣市考察時,搜尋進行過文物保育的建築物。以下兩張相片是同學們所呈交的答案,你知道哪張是「文物保育」的例子嗎?

 

上半部相片的建築物外貌相當富有歷史痕跡,紅磚外牆也頗具特色,但「古舊」、「有特色」就一定是文物嗎?而下半部相片的建築物其建築格局古色古香,但其外牆光鮮亮麗,這又是文物嗎?

 

過去三篇文章也提及過,我們不能「以貌取樓」,要知道一建築物是否文物保育的例子,需要多蒐集二手資料才可作出正確判斷。當我們於古物古蹟辦事處網頁瀏覽法定古蹟一欄,全香港法定古蹟的位置及簡介便會一目了然。其中,位於荃灣的法定古蹟有兩項,分別是荃灣三棟屋村及荃灣海壩村古屋,而下半部相片便是三棟屋村的正門。三棟屋村位於荃灣古屋里,屬於客家圍村,早於1786年由陳姓的客家人所建成,並於1987年進行復修後成為博物館,後於1981年被列為法定古蹟。而上半部相片是由美亞織綢廠(香港)有限公司於荃灣設置的美港貨倉,於1970年代末開始一直被空置至今,並非法定古蹟之一。

 

所以,一建築物是否文物,其實不能單單用肉眼從其「古舊」或「有特色」的外貌去判斷,而是要先經過古物諮詢委員會以專業角度進行評鑑。當憲報公告某一建築成為法定古蹟後,該古蹟便會受到法例保護,禁止隨意改動或破壞。

 

地理科老師

姚倩薇

 

延伸閱讀:

《市區更新(1) — 重建發展》: http://www.hokoon.edu.hk/weeklysp/1910_4.html

《市區更新(2) — 活化》: http://www.hokoon.edu.hk/weeklysp/2002_4.html

《市區更新(3) — 樓宇復修》: http://www.hokoon.edu.hk/weeklysp/2008_4.html

 

資料來源:

發展局(2011). 市區重建策略. https://www.ursreview.gov.hk/tch/doc/New%20URS%20(Chi).pdf


市區更新(3) — 樓宇復修

市區更新(3) — 樓宇復修

繼「重建發展」及「活化」兩篇文章後,本文會繼續介紹市區更新的第三個主要策略——「樓宇復修」。根據《市區重建策略》裡的概念,樓宇復修是指有效地對樓宇進行維修及保養,從而改善大廈的居住環境以延長樓宇的壽命。這不但有助改善市區環境,更可減慢市區老化的速度,紓緩重建發展的逼切性。

筆者於過去的地理課上曾出題,請同學在荃灣市考察時,搜尋正在進行或已完成樓宇復修的建築物。以下數張相片是同學們所呈交的答案,不如你也一起來試試批改,看看他們答對與否。

 

左邊的相片是某住宅大廈的個別單位正進行裝修,這顯然不是樓宇復修的例子,樓宇復修的規模是涉及整棟大廈而非個別單位。

 

右邊的相片其建築棚架涉及整棟大廈,這是樓宇復修的例子嗎?上兩篇文章已說過我們不能「以貌取樓」,需多蒐集二手資料再作判斷。這棟建築物的位置是「楊屋道88號」,在網頁搜尋器上輸入地址,所有資料便一一呈現眼前。原來相片中是一棟興建中的新商廈,所以自然不會是樓宇復修的例子了。

 

以上這張相片,其建築棚架也涉及整棟大廈,這會是樓宇復修的例子嗎?需要再蒐集二手資料嗎?這次蒐集二手資料前,不妨再多觀察棚架外圍,上面多了一張橫額,寫著「樓宇維修綜合支援計劃」,更有市區重建局的標誌,所以這肯定是正在進行樓宇復修的例子了。

 

再看看以上這張相片,是樓宇復修的例子嗎?相片中的建築物外牆經重新粉飾,七彩繽紛的外牆是已復修樓宇的一大特色,目的是讓人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令大廈外觀更吸引,從而提升社區面貌。

 

圖片描述:復修前與復修中的樓宇。

 

過去有同學問:「為什麼不將那些殘舊的樓宇通通推倒重建?」其實面對都市衰落,重建發展並非唯一出路。因為重建發展每每會遇到相當多困難,例如資金不足、安置困難、業權複雜等,所以樓宇復修便不失為一個折衷的方法。

 

地理科老師

姚倩薇

 

延伸閱讀:

《市區更新(1) — 重建發展》: http://www.hokoon.edu.hk/weeklysp/1910_4.html

《市區更新(2) — 活化》: http://www.hokoon.edu.hk/weeklysp/2002_4.html

 

資料來源:

發展局(2011). 市區重建策略. https://www.ursreview.gov.hk/tch/doc/New%20URS%20(Chi).pdf


市區更新(2) — 活化

市區更新(2) — 活化

 

上文《市區更新(1) — 重建發展》曾經介紹過,市建局會以「重建發展」、「樓宇復修」、「保育」及「活化」作為主要策略,將出現衰落的內城區更新。上文介紹過「重建發展」,本文則會介紹「活化」的概念。

 

根據《市區重建策略》裡的概念,活化是指以舊有獨特的設計和特色為原材料,並注入新的活力,展現該區的歷史和文化色彩。

 

以上兩張相片都是位於荃灣的建築物,你知道哪張是「活化」的例子嗎?

 

從上文「重建發展」的經驗中,已知道我們是不能「以貌取樓」,單單從觀察樓宇外貌特徵,並不足以證明該建築物是否進行過重建或活化,所以我們要再蒐集一些二手資料(secondary data)多作了解。由此,不如再看看以下兩段文字介紹,然後再作判斷。

 

南豐紡織於1954年落成,曾經為香港生產量最高的紡織廠。其後香港工業式微,其廠房則成為現時集藝術文化及商業零售於一身的南豐紗廠The Mills。其建築上除了保留了昔日的特色,也會注入新元素來進行改造,例如將舊有的實心木門改造成長椅。場地同時設有導賞團、工作坊及展覽廳等,讓訪客了解紗廠的歷史文化。

 

龍華戲院於1962年開幕,並於1996年結業。雖然其外觀未有太大改變,外牆上的戲院名稱仍然保留,但內部則曾被改成一般食肆、娛樂場所及出租商舖等。

 

雖然以上兩座建築物都保留了其滿載歷史的外貌,但只有其中一座符合活化定義中「注入新的活力,展現其獨特的歷史和文化色彩」的標準,你知道答案了嗎?

 

地理科老師

姚倩薇

 

延伸閱讀:

《市區更新(1) — 重建發展》: http://www.hokoon.edu.hk/weeklysp/1910_4.html

《活化後的南豐紗廠》: http://www.hokoon.edu.hk/weeklysp/1905_3.html

 

資料來源:

發展局(2011). 市區重建策略. https://www.ursreview.gov.hk/tch/doc/New%20URS%20(Chi).pdf


市區更新(1) — 重建發展

市區更新(1) — 重建發展

 

市區更新工作由市區重建局負責,當內城區出現城市衰落的情況時,市建局便會以「重建發展」、「樓宇復修」、「保育」及「活化」作為主要更新策略。

 

以上三張相片都是位於荃灣的建築物,你知道哪張是「重建發展」的例子嗎?

 

其實我們並不能夠單單從觀察樓宇外貌特徵,便知道該建築物是否進行過重建發展。「重建發展」是指拆卸殘舊建築物,並興建新樓宇,當中部份較大型的重建項目甚至會包含全面的城市規劃。所以,要知道一棟建築物是否進行過重建發展,我們必須附以更多二手資料(secondary data),了解該建築物的過去是否經歷過「先拆卸、再興建」。

 

再搜尋資料、探古知今,圖一的萬景峰及荃新天地商場,於2007年前時一處充斥著城市問題的低收入住宅區;圖二的映日灣及商廈Plaza 88,於2008年前是一個運動場;圖三的商廈8咪半,於1982年落成時為工廠大廈,及至2000年才將大樓逐步翻新成辦公室及商場。現在你知道哪個是「重建發展」的例子嗎?

 

地理科老師

姚倩薇

 

延伸閱讀:

《雙生兒》:http://www.hokoon.edu.hk/weeklysp/0706_1.html

《鍋中荃灣》:http://www.hokoon.edu.hk/weeklysp/0810_3.html

《工廈・商機》:http://www.hokoon.edu.hk/weeklysp/1407_1.html

 

資料來源:

  1. 市區重建局(2017). 重建發展. https://www.ura.org.hk/tc
  2. 發展局(2010). 市區更新—荃灣市中心項目攝影集. https://www.devb.gov.hk/tc/publications_and_press_releases/gallery/photo/index_id_106.html
  3. 維基百科(2008). 拆卸中的舊荃灣運動場更衣室建築全景.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荃灣運動場
  4. 維基百科(2021). 中國染廠大廈.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中國染廠大廈


環保的姨媽

環保的姨媽

 

女生們愛戲稱月事為「姨媽到」,但女生們是否知道,你每次「姨媽到」時其實也製造了不少即棄垃圾嗎?

 

猶記得2019冠狀病毒病爆發初期,香港出現了「盲搶潮」,首當其衝衫被盲搶的日常生活用品有廁紙和白米。除此之外,也有另一樣對女生們不可或缺的日常必需品被盲搶——衛生巾。對女生而言,這可真謂事態嚴重。於是筆者當下立即開啟了網上購物平台的應用程式,將某件一直躍躍欲試的貨品放入了購物車——月經杯。

 

其後,筆者便親身做了個試驗,將一次月事所使用的衛生巾包裝袋及包裝紙通通保存起來,最後統計一下所製造的即棄垃圾件數。筆者是次經期便總共製造了29件即棄垃圾,如圖中所示,當中3件為包裝袋、13件為包裝紙、13件為衛生用品的本體(礙於有欠風雅便不作照片記錄)。

 

根據衛生署資料,一般婦女月經由11-12歲開始、45-55歲結束,而每次經期約維持2至7日。屈指一算,原來女生們一生因為「姨媽到」大約可製造一萬多件即棄垃圾,而這些即棄垃圾更需要500年才能分解,這位姨媽可真不環保。

 

其實外國早已發起了「月經走塑」的活動,例如英國有位年輕女性Ella Daish指出,衛生用品在歐洲海灘常見垃圾中位列第五,甚至比即棄咖啡杯、餐具、飲管更常見。而每年估計更有約20萬噸的衛生用品被埋在英國的堆填區,於是Ella積極推廣「月經走塑」的活動,且頗具成效。

 

即棄衛生巾的代替品如月經杯,使用及清潔恰當的話使用期可長達十年,另外棉布衛生巾也是其他可行選擇。當然,不論月經杯或棉布衛生巾,在使用及清潔上也不比即棄衛生巾方便。但曾幾何時我們也覺得垃圾分類麻煩、自攜環保袋麻煩、自備可重用飲管麻煩,然而不知不覺這些麻煩已成為我們的習慣,又這些麻煩我們都必需做,才能保護地球先生。女生們不妨來試試,一起讓你的「姨媽」變得更環保。

 

地理科老師

姚倩薇

 

資料來源:

衛生署(2014). 婦女健康 關於月經. https://www.fhs.gov.hk/tc_chi/health_info/woman/12547.html

The Guardian (2019). The women taking the plastic out of periods.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9/oct/02/the-women-taking-the-plastic-out-of-periods


流動輻射監測站

流動輻射監測站

 

猶記得發生在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及海嘯,引發起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事發後,日本有關當局隨即將福島核電廠半徑20公里範圍內的居民疏散。又因放射性物質被釋入土地和大海,導致日本政府下令禁止買賣在福島出產的食品。當年香港政府亦對日本某幾縣發出黑色外遊警示,呼籲香港市民不要前往該區域。

 

福島與香港相距約3000公里,由於地域距離的關係,該次核事故對香港並未有顯著影響。然而,在香港東北面、距離市區約50公里外、座落廣東的大亞灣核電站,萬一發生核事故又會造成怎樣的破壞?市民又應如何作應急準備?

 

大亞灣核電站萬一發生事故,又有關當局決定撤離大亞灣20公里範圍內的居民的話,那香港部份區域便會納於疏散範疇之內,例如東平洲居民和遊客,及大鵬灣水域的船隻都需要撤離。

 

而無需疏散的市民又可以做甚麼?我們應保持鎮定,切勿恐慌及誤信謠言,尤其是網絡上瘋傳的內容。例如當年福島核事故,香港人曾因為謠言而大量搶購食鹽,令市面上的食鹽沽清。當年的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隨即出面澄清,呼籲市民毋須杞人憂天,且過量攝取鹽份有礙健康。所以比起網上謠言,市民更應留意政府發出的應變指引及緊急資訊。

 

另外,除了市民之外,香港萬一發核事故影響,多個政府部門也需要緊急出動,例如香港天文台便是其中之一。香港天文台配備兩部「流動輻射監測站」,可以到不同地點進行應急輻射巡測。車內設有各種測量及採樣儀器,例如有便攜式的或特別設計的,包括高容量空氣採樣器、放射性碘採樣器等。

 

 

當然,最希望的是這些應變措施完全無機會派上用場吧!

 

地理科老師

姚倩薇

 

參考資料:

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2021). 於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


三角測量站

三角測量站

 

平時行山,你一定見過這些上頭黑、下身白的圓柱,這些圓柱又或會成為一眾遊人拍照的景點,但你又知道它們是甚麼來的嗎?

 

其實這些圓柱是三角測量站,又即是我們常說的三角網測站,是用來繪製地形圖的三角測量基準點。這些三角測量站多會設於某一地區中視野較為開揚廣闊的選點,例如山頂等,因為顯眼的位置才有利進行土地測量。而地圖上則會以一個內有小圓點的三角形來表示三角測量站(),並會於旁邊會用數字表示高度。

 

由1854年開始,三角測量站已開始出現在地圖上。全港約有二百多個三角測量站,並會定期由地政總署負責保養及維修。而三角測量站還會細分為「一等三角測量站」及「二等三角測量站」,多用於大地測量之用。

 

香港的大地測量組隸屬於地政總署測繪處,主要負責管理一個覆蓋整個香港的測量控制點網絡。此網絡的用處甚多,如繪製地圖、土地測量、城市規劃、航海及航空安管等。

 

其實,除了土地測量外,樓宇建築、基建工程等等,也需要用到三角測量站來量度角度、距離。土地測量師在進行量度時,會使用如望遠鏡一般的儀器,望向遠方的三角測量站,所以如前文所述,三角測量站必須位於顯眼的位置,才會便利測量進行。

 

由此,當遊人們樂在其中地在三角測量站上拍照留念時,其實可能正在阻礙測量工作的進行。所以為了減少對準確測量的影響,遊人們在三角測量站拍照後應盡快離開,以及避免穿著與三角測量站類同的黑、白色衫,會容易令正在進行測量的人員造成混淆。

 

另外,原來每一個三角測量站也有專屬的「身份證」,上面除了記錄它的編號、名稱、位置、方格網坐標、高度等資料外,也有如我們的身份證一般印上該三角測量站的相片。而這些三角測量站資訊,均可以在大地測量組的網頁免費獲得。

 

 

最後,原來並不是每一個三角測量站都可隨便到達,因為它們可能位於不准隨便進出的政府建築物之內。例如編號為501、位於大老山的二等三角測量站,便是位於大老山天文台氣象站的範圍之內。

地理科老師

姚倩薇

 

參考資料:

香港大地測量(2021). 香港大地測量主頁. http://www.geodetic.gov.hk/smo/gsi/programs/tc/index.htm

 

香港大地測量(2021). 501大地測量站摘要. https://www.geodetic.gov.hk/summarysheet/50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