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學習教材套:氣候變化】EP6 影響地球溫度的因素三: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
【電子學習教材套:氣候變化】EP6 影響地球溫度的因素三: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
「嗇色園主辦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及「香港天文台」合作編製電子學習教材套,讓師生進一步瞭解氣候變化。
《電子學習教材套:氣候變化》網頁:https://www.climatechange.edu.hk/?lang=zh-hant
《電子學習教材套:氣候變化》:https://www.hko.gov.hk/tc/climate_change/ed_package/files/CCpackage_c.pdf
#溫室氣體 #全球暖化 #氣候變化 #全球增溫 #地理 #geography #ClimateChange #GlobalWarming
天文觀星樂 - 迎接土星衝 (25/8)
迎接土星衝 (25/8/2023)
嗇色園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主辦
土星的觀測季節現已開始!!把握暑假的最後機會,透過巨型望遠鏡觀測行星並瞭解其神秘之處,讓大家近距離感受土星的壯麗景象並共賞夏夜星空。
日期: | 2023年8月25日(星期五) |
時間: | 晚上19:30 - 22:00 |
地點: | 嗇色園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
(荃灣荃錦公路101號) | |
節目: | (1) 短講 「迎接土星衝」 |
(2)觀星 | |
(3)星象館體驗 | |
費用: | 全免 |
名額: | 40 |
對象﹕ | 適合公眾人士參加 (五歲以上) |
參加辦法:
報名已額滿截止
每人限留4位,參加者需年滿五歲或以上。可觀中心保留拒絕未經報名及未滿五歲之人士進入。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
查詢:
電話 2413 7122
電郵 astronomy@hokoon.edu.hk
注意事項:
(1)如當日天氣欠佳或其他原因取消活動,本館將於當日下午5時透過本網頁及facebook天文專頁及Instagram天文專頁公佈,並以手機短訊通知已登記手提電話號碼的參加者。
(2)若在活動期間天氣轉壞,屆時活動可能提早結束或改到室內進行。
(3)本館可能按天氣或當日情況更改活動內容而不會事前通知。
(4)請注意自己及同行者的個人及財物之安全,請小心保管財物及照顧小孩。
(5)活動當日如有不適請不要前來參加活動。
(6)活動場內請勿進食。
(7)請遵守在場工作人員指示。
交通安排:
(1) 於荃灣地鐵站乘搭紅色的士直達(車費約HKD$30-40)
(2) 可自行於荃灣川龍街乘搭往川龍的80號專線小巴
(3)可於荃灣乘搭51號巴士
(4) 本中心車位有限,駕車者必須在報名時提供車牌登記,並提前10分鐘到達。可觀中心保留拒絕一切車輛泊車之權利。
地圖:http://www.hokoon.edu.hk/contact-us/
如欲加入本館的通訊錄,以電郵方式收取本館的天文活動資訊,請以"subscribe"為標題電郵至astronomy@hokoon.edu.hk
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http://www.hokoon.edu.hk
Facebook天文專頁http://www.facebook.com/hokoon.astro
電話:(852)2413-7122 傳真:(852)2493-6612
超新星SN2023ixf
超新星SN2023ixf
2023年5月19日,日本天文愛好者板垣公一(Koichi Itagaki)於大熊座M101風車星系(Pinwheel Galaxy)內發現一顆超新星,視星等約14.9等。其後觀測確定這是一顆II型超新星,由大質量恆星死亡塌縮所造成,距離我們二千萬光年,是近十數年來最接近的超新星事件。
5月27日於可觀中心拍攝到的超新星SN2023ixf,亮度已增至11等左右
M101位於北方天空的大熊座北斗七星附近,在香港6月初整夜可見。到遠離光害的地方透過小型望遠鏡才較容易看見。
相關消息
「天氣與氣候」問答遊戲比賽及資訊圖設計比賽2023
由嗇色園主辦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香港天文台主辦,香港氣象學會及社區天氣資訊網絡協辦的「天氣與氣候」問答遊戲比賽及資訊圖設計比賽2023 現已接受報名。
前往比賽網頁
梅西爾馬拉松(Messier Marathon)
天文愛好者的觀星馬拉松
你有興趣挑戰在黑夜進行的馬拉松嗎? 所說的並不是一口氣跑四十多公里的馬拉松運動,而是在星空下找尋深空天體的另類馬拉松,那就是梅西爾馬拉松(Messier Marathon)。
梅西爾天體是什麼?

Messier Object,又名M-object是天文愛好者最常觀看的深空天體,以M字頭作編號共有110個,是一批散佈在天空不同位置,形象鮮明又容易觀測的目標。我們在晚間觀星的時候,夜空隨著地球自轉而不斷改變,只要時機合適,就有可能從黃昏至黎明間一個晚上把全部M-Object一一看遍,這就是梅西爾馬拉松的玩法。
誰是梅西爾?
查理斯.梅西爾(Charles Messier, 1730-1817)是法國著名天文學家,曾發現13顆彗星,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稱他為「彗星獵人」。在十八世紀的歐洲,世人對拖着長尾巴的彗星充滿好奇,一部分人覺得這是會帶來不祥的凶星,既驚且畏﹔而這種有跡可尋的有趣天體,天文學家則為之著迷。故此不少天文學家都竭力尋找彗星,尤其是被英國天文學家哈雷(Edmond Halley, 1656-1742)預言將於1758年回歸的彗星更教人期待,這最終如期出現的就是鼎鼎大名的哈雷彗星。梅西爾透過望遠鏡尋找彗星的過程中,經常發現不少奇特的天體,有些彷彿被氣團包圍,有些朦朧一片,有些呈一個小圓圈。但經過一段時間觀測,這些天體並沒有如彗星一般緩緩移動,而是固定在星空之中。梅西爾於是把它們的位置都詳細紀錄下來,避免在尋找彗星時又再次混淆,並發表了《梅西爾星團星雲列表》,後世把梅西爾天體(Messier Object)修訂至110個。
深空天體是什麼?
在觀星的時候,除了太陽系內的行星和流星,和更遙遠的漫天恆星外,還有很多形態各異,成因不同的深空天體隱藏在夜空之中,包括星團(Star Cluster)、星雲(Nebula)以及星系(Galaxy)等等。
星團 – 包括以數十至數百顆恆星組成的疏散星團(Open Cluster)以及數以十萬顆恆星構成的球狀星團(Globular Cluster)等
星雲 – 包括由氣體和星際塵埃構成的瀰漫星雲(Diffuse Nebula)、由衰老恆星氣殼形成的行星狀星雲(Planetary Nebula)、由超新星遺下的殘骸(Supernova remnant)等


星系 – 由上千億顆恆星組成的系統,我們太陽就是身處銀河系(Milky Way Galaxy)之中

梅西爾馬拉松作戰攻略
- 時間﹕春分後沒有月光影響的日子,約3月尾至4月初
- 地點﹕北緯10-30度是最佳地區(香港約為北緯22.5)
- 天氣﹕整夜晴朗無雲
- 環境﹕遠離光污染的郊區更佳
- 儀器﹕一台簡單的天文望遠鏡,理論上口徑愈大愈有優勢
- 賽程﹕附有M-Object位置的星圖
- 觀測方向﹕優先觀測西方,按著不同天體出沒時間逐漸向東看
- 你﹕一個技巧高超而毅力十足的參加者

梅西爾馬拉松當然是一場不計勝負的天文活動,參加者純粹自發參與,並以考驗個人觀測技巧及完成全部目標的滿足感為樂。如想知道所有梅西爾天體的詳細位置和特徵,可到以下網頁參考 Explore – The Night Sky | Hubble’s Messier Catalog
https://www.nasa.gov/content/goddard/hubble-s-messier-catalog
天文統籌
許浩強老師
相關消息
Nothing found.
天文觀星樂 - 不一樣的黃昏 (4/3)
不一樣的黃昏 (4/3) 所有名額已滿
嗇色園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主辦
近日黃昏的天空十分熱鬧,幾顆明亮的行星在夜空閃耀,與各個冬季星座相輝映。歡迎大眾報名參加可觀中心「天文觀星樂-不一樣的黃昏」,齊齊透過巨型望遠鏡看星賞月,體驗天文的樂趣。
日期: | 2023年3月4日(星期六) |
時間: | 晚上18:30 - 21:00 |
地點: | 嗇色園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
(荃灣荃錦公路101號) | |
節目: | (1) 短講 「不一樣的黃昏」 |
(2)觀星 | |
(3)星象館體驗 | |
費用: | 全免 |
名額: | 40 |
對象﹕ | 適合公眾人士參加 (五歲以上) |
參加辦法:
2/3 (四)14:00 起於此網頁報名,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報名連結: 所有名額已滿
每人限留4位,參加者需年滿五歲或以上。可觀中心保留拒絕未經報名及未滿五歲之人士進入。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
查詢:
電話 2413 7122
電郵 astronomy@hokoon.edu.hk
注意事項:
(1)如當日天氣欠佳或其他原因取消活動,本館將於當日下午5時透過本網頁及facebook天文專頁及Instagram天文專頁公佈,並以手機短訊通知已登記手提電話號碼的參加者。
(2)若在活動期間天氣轉壞,屆時活動可能提早結束或改到室內進行。
(3)本館可能按天氣或當日情況更改活動內容而不會事前通知。
(4)請注意自己及同行者的個人及財物之安全,請小心保管財物及照顧小孩。
(5)活動當日如有不適請不要前來參加活動。
(6)活動場內請勿進食。
(7)請遵守在場工作人員指示。
交通安排:
(1) 於荃灣地鐵站乘搭紅色的士直達(車費約HKD$30-40)
(2) 可自行於荃灣川龍街乘搭往川龍的80號專線小巴
(3)可於荃灣乘搭51號巴士
(4) 本中心車位有限,駕車者必須在報名時提供車牌登記,並提前10分鐘到達。可觀中心保留拒絕一切車輛泊車之權利。
地圖:http://www.hokoon.edu.hk/contact-us/
如欲加入本館的通訊錄,以電郵方式收取本館的天文活動資訊,請以"subscribe"為標題電郵至astronomy@hokoon.edu.hk
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http://www.hokoon.edu.hk
Facebook天文專頁http://www.facebook.com/hokoon.astro
電話:(852)2413-7122 傳真:(852)2493-6612
天文愛好者的觀星馬拉松
二零二三年二月 第二期
天文愛好者的觀星馬拉松
你有興趣挑戰在黑夜進行的馬拉松嗎? 所說的並不是一口氣跑四十多公里的馬拉松運動,而是在星空下找尋深空天體的另類馬拉松,那就是梅西爾馬拉松(Messier Marathon)。
梅西爾天體是什麼?

Messier Object,又名M-object是天文愛好者最常觀看的深空天體,以M字頭作編號共有110個,是一批散佈在天空不同位置,形象鮮明又容易觀測的目標。我們在晚間觀星的時候,夜空隨著地球自轉而不斷改變,只要時機合適,就有可能從黃昏至黎明間一個晚上把全部M-Object一一看遍,這就是梅西爾馬拉松的玩法。
誰是梅西爾?
查理斯.梅西爾(Charles Messier, 1730-1817)是法國著名天文學家,曾發現13顆彗星,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稱他為「彗星獵人」。在十八世紀的歐洲,世人對拖着長尾巴的彗星充滿好奇,一部分人覺得這是會帶來不祥的凶星,既驚且畏﹔而這種有跡可尋的有趣天體,天文學家則為之著迷。故此不少天文學家都竭力尋找彗星,尤其是被英國天文學家哈雷(Edmond Halley, 1656-1742)預言將於1758年回歸的彗星更教人期待,這最終如期出現的就是鼎鼎大名的哈雷彗星。梅西爾透過望遠鏡尋找彗星的過程中,經常發現不少奇特的天體,有些彷彿被氣團包圍,有些朦朧一片,有些呈一個小圓圈。但經過一段時間觀測,這些天體並沒有如彗星一般緩緩移動,而是固定在星空之中。梅西爾於是把它們的位置都詳細紀錄下來,避免在尋找彗星時又再次混淆,並發表了《梅西爾星團星雲列表》,後世把梅西爾天體(Messier Object)修訂至110個。
深空天體是什麼?
在觀星的時候,除了太陽系內的行星和流星,和更遙遠的漫天恆星外,還有很多形態各異,成因不同的深空天體隱藏在夜空之中,包括星團(Star Cluster)、星雲(Nebula)以及星系(Galaxy)等等。
星團 – 包括以數十至數百顆恆星組成的疏散星團(Open Cluster)以及數以十萬顆恆星構成的球狀星團(Globular Cluster)等
星雲 – 包括由氣體和星際塵埃構成的瀰漫星雲(Diffuse Nebula)、由衰老恆星氣殼形成的行星狀星雲(Planetary Nebula)、由超新星遺下的殘骸(Supernova remnant)等


星系 – 由上千億顆恆星組成的系統,我們太陽就是身處銀河系(Milky Way Galaxy)之中

梅西爾馬拉松作戰攻略
- 時間﹕春分後沒有月光影響的日子,約3月尾至4月初
- 地點﹕北緯10-30度是最佳地區(香港約為北緯22.5)
- 天氣﹕整夜晴朗無雲
- 環境﹕遠離光污染的郊區更佳
- 儀器﹕一台簡單的天文望遠鏡,理論上口徑愈大愈有優勢
- 賽程﹕附有M-Object位置的星圖
- 觀測方向﹕優先觀測西方,按著不同天體出沒時間逐漸向東看
- 你﹕一個技巧高超而毅力十足的參加者

梅西爾馬拉松當然是一場不計勝負的天文活動,參加者純粹自發參與,並以考驗個人觀測技巧及完成全部目標的滿足感為樂。如想知道所有梅西爾天體的詳細位置和特徵,可到以下網頁參考 Explore – The Night Sky | Hubble’s Messier Catalog
https://www.nasa.gov/content/goddard/hubble-s-messier-catalog
天文統籌
許浩強老師
癸卯新春觀星樂 (27/1)
癸卯新春觀星樂 (27/1)
嗇色園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主辦
今個兔年農曆大年初六晚,歡迎大眾報名參加可觀中心的「天文觀星樂」,齊齊透過巨型望遠鏡看星賞月,體驗天文的樂趣。
日期: | 2023年1月27日(星期五) |
時間: | 晚上19:00 - 21:30 |
地點: | 嗇色園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
(荃灣荃錦公路101號) | |
節目: | (1) 短講 「兔年星空巡禮」 |
(2)觀星 | |
(3)星象館體驗 | |
費用: | 全免 |
名額: | 40 |
對象﹕ | 適合公眾人士參加 (五歲以上) |
參加辦法:
21/1(六)14:00 起於此網頁報名,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報名連結: 額滿截止
每人限留4位,參加者需年滿五歲或以上。可觀中心保留拒絕未經報名及未滿五歲之人士進入。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
查詢:
電話 2413 7122
電郵 astronomy@hokoon.edu.hk
注意事項:
(1)如當日天氣欠佳或其他原因取消活動,本館將於當日下午5時透過本網頁及facebook天文專頁及Instagram天文專頁公佈,並以手機短訊通知已登記手提電話號碼的參加者。
(2)若在活動期間天氣轉壞,屆時活動可能提早結束或改到室內進行。
(3)本館可能按天氣或當日情況更改活動內容而不會事前通知。
(4)請注意自己及同行者的個人及財物之安全,請小心保管財物及照顧小孩。
(5)請遵守在場工作人員指示。
防疫安排:
(1)活動當日如有不適請不要前來參加活動。
(2)到訪者進入本中心應量度體溫。
(3)活動場內請勿進食。
交通安排:
(1) 於荃灣地鐵站乘搭紅色的士直達(車費約HKD$30-40)
(2) 可自行於荃灣川龍街乘搭往川龍的80號專線小巴
(3)可於荃灣乘搭51號巴士
(4) 本中心車位有限,駕車者必須在報名時提供車牌登記,並提前10分鐘到達。可觀中心保留拒絕一切車輛泊車之權利。
地圖:http://www.hokoon.edu.hk/contact-us/
如欲加入本館的通訊錄,以電郵方式收取本館的天文活動資訊,請以"subscribe"為標題電郵至astronomy@hokoon.edu.hk
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http://www.hokoon.edu.hk
Facebook天文專頁http://www.facebook.com/hokoon.astro
電話:(852)2413-7122 傳真:(852)2493-6612
彗星 C/2022 E3 (ZTF)
彗星 C/2022 E3 (ZTF)
加州理工大學的ZTF(Zwicky Transient Facility)於2022年3月2日發現了一顆彗星,編號C/2022 E3。彗星會於2023年1月12日過近日點,至2月1日過近地點,距離地球只有0.29AU。其時亮度有機會達6等或更光亮,位於鹿豹座很適合北半球觀察。
在2023年1-2月間,這顆彗星位於北方天空,適合於香港凌晨時份至日出前觀測。大家需在天晴的晚上走到遠離光害的地方,透過雙筒望遠鏡或天文望遠鏡輔助才較容易看見。
Comet 彗星 C/2022 E3 LIVE 直播 @ 嗇色園主辦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1/2/2023)
可觀天窗外的彗星
相關消息
Nothing found.
2023精選天象一覽
2023天象預報列表
日期 | 天象 | 簡介 |
1月4日 | 火星合月 | 03:37,相距約0.5° |
1月4日 | 象限儀座流星雨高峰 | 11:40,ZHR~110,月齡12 |
1月5日 | 地球過近日點 | 00:17,地日距離約 0.9833AU |
1月23日 | 金星合土星 伴月 | 日落後見於西方低空,相距約0.6°,月齡2 |
1月30日 | 水星西大距 | 日出前見於東方低空,距太陽25°,約0.1等 |
2月1日 | 彗星C/2022 E3過近地點 | C/2022 E3 (ZTF) 距地0.29AU,位於鹿豹座,約於22:00上中天 |
2月6日 | 遠地點滿月(全年最小) | 02:29,視直徑29.83’距離地球40.58萬公里 |
2月22日 | 金星合月 | 日落後見於西方,相距約2°,月齡2.5 |
3月2日 | 金星合木星 | 19:00,日落後見於西方,相距約0.5° |
3月24日 | 月掩金星 | 日落後見於西方,掩始 19:47 掩甚 20:21 掩終 20:53,月齡3 |
4月12日 | 水星東大距 | 日落後見於西方,距太陽19.5°,約0.2等 |
4月20日 | 日偏食 | 初虧 12:34 ,食甚 12:55 ,復圓13:16,食分0.03 |
4月23日 | 天琴座流星雨高峰 | 09:00,ZHR~18,月齡3 |
4月23日 | 金星合月 | 日落後見於西方,相距約1.5°,月齡3.5 |
5月5日 | 半影月食 | 半影食始 23:12 ,食甚 01:23 ,半影食終03:34 |
5月6日 | 寶瓶座Eta流星雨高峰 | ZHR~50,月齡16 |
5月23日 | 金星合月 | 日落後見於西方,相距約2.2°,月齡3.5 |
5月29日 | 水星西大距 | 日出前見於東方低空,距太陽24.9°,約0.6等 |
6月 3日 | 日當頭 | 12:21,太陽仰角90° |
6月4日 | 金星東大距 | 19:01 日落後見於西方,距太陽45.4°,約-4.4等 |
7月7日 | 地球過遠日點 | 04:07, 地日距離約 1.0167AU |
7月10日 | 日當頭 | 12:29,太陽仰角90° |
7月12日 | 木星合月 | 相距約1.5°,月齡24 |
7月30日 | 南寶瓶座Delta流星雨高峰 | ZHR~25,月齡11.5 |
8月10日 | 水星東大距 | 日落後見於西方,距太陽27.4°,約0.5等 |
8月13日 | 英仙座流星雨高峰 | 05:00-22:00,ZHR ~100,月齡27 |
8月27日 | 土星衝 | 16:28,位於寶瓶座,視直徑19” ,約 0.4等 |
8月31日 | 近地點滿月(全年最大) | 09:36, 視直徑32.95’,距離地球35.73萬公里 |
9月19日 | 海王星衝 | 19:17,位於雙魚座,視直徑2.4” ,約7.8 等 |
9月22日 | 水星西大距 | 日出前見於東方低空,距太陽46.4°,約-4.5等 |
10月22日 | 獵戶座流星雨高峰 | ZHR = 20,月齡8 |
10月24日 | 金星西大距 | 07:14日出前見於東方,距太陽45.4°,約-4.4等 |
10月29日 | 月偏食 | 初虧03:35 ,食甚04:14, 復圓 04:54,食分0.12 |
11月3日 | 木星衝 | 13:02,位於白羊座,視直徑49.5”,約-2.9 等 |
11月14日 | 天王星衝 | 01:21, 位於白羊座,視直徑3.8”;約 5.6等 |
12月4日 | 水星東大距 | 日落後見於西方,距太陽21.3°,約-0.2等 |
12月15日 | 雙子座流星雨高峰 | 03:00,ZHR~150,月齡2 |
下載列表 2023skyevent
更多詳盡介紹: 2023香港天象巡禮
觀星禮儀
1. 不可用閃光燈拍照,更切勿用電筒照向別人眼睛、相機或望遠鏡
人的瞳孔會在黑暗中擴張,如果突然以強光照射眼睛,不但令人感到不適,更會使人看不見較暗的星星和路面。夜空中暗弱的天體需要以長時間曝光來拍攝,使用閃光燈不單絕對無效,更會影響他人。
2. 使用紅色電筒照明
觀星時用紅色電筒照明。人眼對紅光較不敏感,在不明亮的紅光下瞳孔仍會保持擴張,因此在照明時請使用紅色的小燈,或用紅色玻璃紙/紅布/膠袋覆蓋電筒,令電筒發出來的光變成紅色,簡單有效。
3. 避免踢到天文望遠鏡及相機腳架
觀星環境比較黑暗,應該小心行動,以免絆倒或踢動天文望遠鏡及相機腳架。攝影者應小心看管儀器,亦可考慮在腳架加上反光或發光標記,讓別人避免碰到。
4. 注意聲浪 切勿喧嘩
流星飛過讓大家驚喜歡呼,但交談聲浪不應影響別人及導師講解。
5. 切勿生火或吸煙
火光影響觀星,熱空氣流動令星光擺動不定,煙霧阻擋星光,對觀星或攝影有害無益。
6. 保持地方清潔 帶走垃圾拋棄或回收
立即去片: 2023天象巡禮
相關消息
Nothing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