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天文活動 - 象限儀座流星雨(3/1)
路邊天文活動 - 象限儀座流星雨(3/1)
嗇色園主辦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主辦
在1月3日晚上,可觀中心導師將攜同天文望遠鏡到大美督船灣淡水湖主壩 ,即場導賞冬夜星空,細看各大行星,與眾同賞流星雨。若有興趣拍攝星空的參加者,可自備相機、三腳架等器材,導師們非常樂意分享各種天文拍攝心得。
日期: | 2024年11月22日(星期五) |
時間: | 晚上20:30 - 23:30 |
地點: | 大埔大美督船灣淡水湖主壩 |
參加辦法: | 不須報名,參加者自行前往及離開 |
象限儀座是一個已棄用的星座。這個位於牧夫座和天龍座之間暗淡的星座,由法國天文學家拉朗德(Jérôme Lalande)在1795年創作,形象是當時天文測量時會用到的象限儀。 天文學家於1930年正式棄用此星座, 所屬天區由鄰近的牧夫座、天龍座和武仙座瓜分。故此現代人甚少聽聞象限儀座,但在流星觀測時仍沿用象限儀座流星雨的名稱,延續其數百年的觀測歷史。
天文學家相信造成象限儀座流星雨的源體並不是一顆尋常的彗星,而可能是小行星196256 (2003 EH1)的殘留物。
觀測小錦囊﹕
1. 今年的象限儀座流星雨不受月光影響,觀測條件不錯。高峰期預測在1月3日晚上11時,輻射點約在凌晨於東北方升出。
2. 每小時天頂出現率ZHR 120, 代表流星雨在高峰期時,當輻射點位於天頂的位置,並在沒有任何光害、雲層的完美環境下,觀測者理論上可以見到的平均每小時流星數量。
3.象限儀座流星雨的高峰期較短,高峰期前後數小時也是觀測良機。
4. 流星可能於天上任何方向出現,廣闊的視野可以讓我們更有機會捕捉到流星,一雙眼睛已是最好的觀測工具。如備有地蓆的話,更可以舒服地躺臥在星空底下,靜待流星出現。
5.選擇一個安全、環境漆黑而視野廣闊的地點。盡量結伴同行,避免單獨行動。
6. 明亮的電筒和相機的閃光燈是觀星者最討厭的光污染,所以若大家有緣能在同一片星空下欣賞流星雨,還望大家可以用合適的紅光電筒及把閃光燈收好,耐心等待流星的來臨。
祝大家好運!
注意事項:
1. 如當日天氣欠佳,將於1月3日下午6時在facebook專頁公佈取消活動
2. 若在活動期間天氣轉壞,屆時活動可能提早結束。
3. 活動期間,請保管好私人財物及注意安全,以免招致損失或發生危險。
如欲加入本館的通訊錄,以電郵方式收取本館的天文活動資訊,請以"subscribe"為標題電郵至astronomy@hokoon.edu.hk
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http://www.hokoon.edu.hk
Facebook天文專頁http://www.facebook.com/hokoon.astro
電話:(852)2413-7122 傳真:(852)2493-6612
2025精選天象一覽
2025香港可見天象精選
日期 | 天象 | 簡介 |
1月3日 | 金星合月 | 日落後見於西方,月齡4 |
1月3-4日 | 象限儀座流星雨高峰 | 23:00-01:45,ZHR~120,月齡4 |
1月4日 | 地球過近日點 | 21:28,0.9833AU |
1月4日 | 土星合月 | 日落後見於西方,月齡5 |
1月10日 | 金星東大距 | 13:02,日落後見於西方,距太陽47.2°,約-4.3等 |
1月13日 | 彗星C/2024 G3過近日點 | 位於人馬座,1月上旬日出前可見於東方低空 |
1月16日 | 火星衝 | 10:39 ,位於雙子座,視直徑14.5”,約 -1.4等 |
1月20日 | 金星合土星 | 日落後見於西方 |
2月10日 | 月掩火星 | ~05:00,仰角約2°,可見於西北偏西方低空,05:15月落 |
3月8日 | 水星東大距 | 日落後見於西方,距太陽18.2°,約-0.4等 |
3月24日 | 土星環傾角0° | 土星環平面與地球平行,太近太陽不易觀測 |
4月13日 | 遠地點滿月(全年最小) | 08:22, 視直徑29.13’,距離地球40.6萬公里 |
4月22日 | 水星西大距 | 日出前見於東方低空,距太陽27.4°,約0.3等 |
4月22日 | 天琴座流星雨高峰 | 21:30,ZHR~18,月齡24 |
5月6日 | 寶瓶座Eta流星雨高峰 | 11:00,ZHR~50,月齡9 |
6月1日 | 金星西大距 | 日出前見於東方,距太陽45.9°,約-4.4等 |
6月 3日 | 日當頭 | 12:21,太陽仰角90° |
7月4日 | 地球過遠日點 | 03:54, 1.0166AU |
7月4日 | 水星東大距 | 日落後見於西方,距太陽25.9°,約0.4等 |
7月9日 | 日當頭 | 12:29,太陽仰角90° |
7月31日 | 南寶瓶座Delta流星雨高峰 | ZHR~25,月齡7 |
8月12日 | 金星合木星 | 日出前見於東方 |
8月12日 | 英仙座流星雨高峰 | 21:15,ZHR ~100,月齡19 |
8月19日 | 水星西大距 | 日出前見於東方低空,距太陽18°,約-0.1等 |
9月8日 | 月全食 | 初虧00:27,食既01:30,食甚02:12,生光02:53,復圓03:57 |
9月21日 | 土星衝 | 13:46,位於雙魚座,視直徑19” ,約 0.6等 |
9月23日 | 海王星衝 | 20:53,位於雙魚座,視直徑2.4” ,約7.8 等 |
10月21日 | 獵戶座流星雨高峰 | ZHR = 20,月齡0 |
10月30日 | 水星東大距 | 日落後見於西方,距太陽23.9°,約-0.2等 |
11月5日 | 近地點滿月(全年最大) | 21:19, 視直徑33.98’,距離地球35.7萬公里 |
11月18日 | 獅子座流星雨高峰 | 02:00,ZHR = 15,月齡27 |
11月21日 | 天王星衝 | 20:25,位於金牛座,視直徑3.8”;約 5.6等 |
12月8日 | 水星西大距 | 日出前見於東方低空,距太陽20.7°,約-0.5等 |
12月14日 | 雙子座流星雨高峰 | 16:00,ZHR~150,月齡24 |
觀星禮儀
1. 不可用閃光燈拍照,更切勿用電筒照向別人眼睛、相機或望遠鏡
人的瞳孔會在黑暗中擴張,如果突然以強光照射眼睛,不但令人感到不適,更會使人看不見較暗的星星和路面。夜空中暗弱的天體需要以長時間曝光來拍攝,使用閃光燈不單絕對無效,更會影響他人。
2. 使用紅色電筒照明
觀星時用紅色電筒照明。人眼對紅光較不敏感,在不明亮的紅光下瞳孔仍會保持擴張,因此在照明時請使用紅色的小燈,或用紅色玻璃紙/紅布/膠袋覆蓋電筒,令電筒發出來的光變成紅色,簡單有效。
3. 避免踢到天文望遠鏡及相機腳架
觀星環境比較黑暗,應該小心行動,以免絆倒或踢動天文望遠鏡及相機腳架。攝影者應小心看管儀器,亦可考慮在腳架加上反光或發光標記,讓別人避免碰到。
4. 注意聲浪 切勿喧嘩
流星飛過讓大家驚喜歡呼,但交談聲浪不應影響別人及導師講解。
5. 切勿生火或吸煙
火光影響觀星,熱空氣流動令星光擺動不定,煙霧阻擋星光,對觀星或攝影有害無益。
6. 保持地方清潔 帶走垃圾拋棄或回收
相關消息
Nothing found.
天文講座﹕勾劃巴比倫的天空 - 古美索不達米亞的星座(22/11)
天文講座﹕勾劃巴比倫的天空 - 古美索不達米亞的星座(22/11/2024)
嗇色園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及 香港太空館 合辦
網上重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F3Fy1iQfWE&ab_channel=HoKoonAstronomy
現代星座的根源可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紀的古希臘,當時亞歷山大大帝剛剛征服了巴比倫。巴比倫人被公認為古代世界中最優秀的天文學家。雖然他們沒有解析世界的物理模型,但他們對星空天體的運行有着極佳的觀測、計算和預測。憑藉對天空的觀察和近千年的「天文日記」,他們發現了行星的移動規律,並使用複雜的公式制訂曆法和預測季節。是次講座將介紹巴比倫的「天空圖像」,巴比倫星座的形象、名稱和用途,以及與美索不達米亞古代生活的關聯。
日期: | 2024年11月22日(星期五) |
時間: | 晚上19:00 - 20:30 |
地點: | 香港太空館演講廳 |
(香港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 | |
講者: | 蘇珊娜·M·霍夫曼博士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訪問學者,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恆星命名工作組主席) | |
粵語傳譯: | 張師良先生 |
(嗇色園主辦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賽馬會項目計劃總監) | |
英語講解,配以粵語傳譯 | |
參加辦法: | 即場免費入座,座位先到先得 |
如欲加入本館的通訊錄,以電郵方式收取本館的天文活動資訊,請以"subscribe"為標題電郵至astronomy@hokoon.edu.hk
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http://www.hokoon.edu.hk
Facebook天文專頁http://www.facebook.com/hokoon.astro
電話:(852)2413-7122 傳真:(852)2493-6612
天文科學之夜 - 星空無界限(港日星空文化交流) (26/10)
天文科學之夜 – 星空無界限(港日星空文化交流) (26/10/2024)
日本語ヴァージョンは下にあります
嗇色園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主辦
自古以來,人類對星空充滿好奇心和想像力,從不間斷探求宇宙的真面目。「星空無界限 (Diverse Universe)」是日本「新興出版社啓林館」所主導的計劃,目的是讓大眾從星空出發,認識多元文化。此計劃會收集和考證不同時代、國家、文化的星座,再製作出版物、旋轉星圖和多媒體教材。是次活動有幸邀請到此項目的策劃人到訪可觀中心,與參加者一同探索世界各地文化的星空傳說,活動內容包括短講、互動有獎遊戲、觀星、星象館體驗等。
日期: | 2024年10月26日(星期六) | |
時間: | 晚上18:30 – 21:30 | |
地點: | 嗇色園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 |
(荃灣荃錦公路101號) | ||
節目: | (1)「星空無界限 (Diverse Universe)」文化交流會(以日文進行 現場廣東話交替傳譯) | |
視像講者: 矢野創教授(Diverse Universe 總監修) 嘉賓:坂本陽一先生(新興出版社啓林館董事),山内銘宮子女士(愛努族星座專家) 講題:「星空無界限:超越時間、地域與文化」 |
||
(2) 觀星 | ||
(3) 星象館體驗 | ||
費用: | 免費 | |
名額: | 50 | |
對象﹕ | 適合公眾人士參加 (十二歲或以上) |
參加辦法:
網上報名已結束,感謝參加
每人限留4位,參加者需年滿十二歲或以上。可觀中心有權拒絕未經報名及未滿十二歲之人士進入。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查詢:
電話 2413 7122
電郵 astronomy@hokoon.edu.hk
注意事項:
(1)如當日天氣欠佳或其他原因取消活動,本館將於當日下午5時透過本網頁及facebook天文專頁及Instagram天文專頁公佈,並以手機短訊通知已登記手提電話號碼的參加者。
(2)若在活動期間天氣轉壞,屆時活動可能提早結束或改到室內進行。
(3)本館可能按天氣或當日情況更改活動內容而不會事前通知。
(4)請注意自己及同行者的個人及財物之安全,請小心保管財物。
(5)活動當日如有不適請不要前來參加活動。
(6)活動場內請勿進食。
(7)請遵守在場工作人員指示。
交通安排:
(1) 於荃灣地鐵站乘搭紅色的士直達(車費約HKD$30-40)
(2) 可自行於荃灣川龍街乘搭往川龍的80號專線小巴
(3) 可於荃灣乘搭51號巴士(於曹公潭戶外康樂中心下車)
(4) 本中心車位有限,駕車者必須在報名時提供車牌登記,並提前10分鐘到達。可觀中心保留拒絕一切車輛泊車之權利。
地圖 MAP:http://www.hokoon.edu.hk/contact-us/
如欲加入本館的通訊錄,以電郵方式收取本館的天文活動資訊,請以”subscribe”為標題電郵至astronomy@hokoon.edu.hk
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http://www.hokoon.edu.hk
Facebook天文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hokoon.astro
電話:(852)2413-7122 傳真:(852)2493-6612
天文科学の夜 – ダイバース・ユニバース(日港星空文化交流イベント)(26/ 10/2024)
嗇色園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主催
人間は古くから星空に対する好奇心や想像に満ちていて、
日時: | 2024年10月26日(土曜日) 18時半開始 21時半終了予定 |
|
場所: | 嗇色園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荃灣荃錦公路101號) |
|
プログラム: | (1)「ダイバース・ユニバース」交流會(日本語+広東語通訳で行われます) | |
リモート講演者: 矢野 創教授(ダイバース・ユニバース 総監修) ゲスト:坂本 陽一さん(新興出版社啓林館 取締役),山内 銘宮子さん(アイヌ星座ナビゲーター) テーマ:”Diverse Universe: The Sky Beyond Time, Region, and Culture” |
||
(2) 天体観測会 | ||
(3) プラネタリウム体験 | ||
費用: | 無料 | |
定員: | 50人 | |
対象﹕ | 12才以上の方 |
予約:
申し込み期間は終了しました、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予約は4名様まで、12歳以上の参加者のみでお願いします。
問い合わせ先:
astronomy@hokoon.edu.hk
注意事項:
(1)悪天候によりイベントがキャンセルになる場合は,
(2)イベント中に悪天候になった場合、
(3)貴重品のお預かりはしておりません。
(4)熱がある、のどに違和感があるなど、
(5)会場内では飲食禁止です。
(6)事故や混乱防止のため、
アクセス:
(1) MTR荃灣駅からタクシーで15分(運賃HKD30-40)
(2) 荃灣川龍街から川龍行きの緑ミニバス(80番)
(3) 荃灣からバス51番(曹公潭戶外康樂中心バス停まで)
(4) 空間が限られていますので、
地図 MAP:http://www.hokoon.edu.hk/
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http://www.hokoon.edu.hk
天文觀星樂 -彗星來訪 (19/10)
天文觀星樂 -彗星來訪 (19/10/2024)
嗇色園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主辦
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C/2023 A3)為2024年帶來一片彗星熱潮,令全世界天文愛好者著迷。可是彗星於10月12日經過近地點(Perigee)後,已漸漸遠離地球,現在正是觀賞彗星的最後機會。是次活動將讓大家認識更多有關彗星的來龍去脈,快來捕捉彗星的尾巴!!!
日期: | 2024年10月19日(星期六) |
時間: | 晚上18:00 - 20:30 |
地點: | 嗇色園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
(荃灣荃錦公路101號) | |
節目: | (1) 短講 「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 |
(2)觀星 | |
(3)星象館體驗 | |
費用: | 全免 |
名額: | 40 |
對象﹕ | 適合公眾人士參加 (五歲以上) |
參加辦法:
名額已滿
每人限留4位,參加者需年滿五歲或以上。可觀中心保留拒絕未經報名及未滿五歲之人士進入。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
查詢:
電話 2413 7122
電郵 astronomy@hokoon.edu.hk
注意事項:
(1)如當日天氣欠佳或其他原因取消活動,本館將於當日下午3時透過本網頁及facebook天文專頁及Instagram天文專頁公佈,並以手機短訊通知已登記手提電話號碼的參加者。
(2)若在活動期間天氣轉壞,屆時活動可能提早結束或改到室內進行。
(3)本館可能按天氣或當日情況更改活動內容而不會事前通知。
(4)請注意自己及同行者的個人及財物之安全,請小心保管財物及照顧小孩。
(5)活動當日如有不適請不要前來參加活動。
(6)活動場內請勿進食。
(7)請遵守在場工作人員指示。
交通安排:
(1) 於荃灣地鐵站乘搭紅色的士直達(車費約HKD$30-40)
(2) 可自行於荃灣川龍街乘搭往川龍的80號專線小巴
(3)可於荃灣乘搭51號巴士 (於曹公潭戶外康樂中心下車)
(4) 本中心車位有限,駕車者必須在報名時提供車牌登記,並提前10分鐘到達。可觀中心保留拒絕一切車輛泊車之權利。
地圖:http://www.hokoon.edu.hk/contact-us/
如欲加入本館的通訊錄,以電郵方式收取本館的天文活動資訊,請以"subscribe"為標題電郵至astronomy@hokoon.edu.hk
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http://www.hokoon.edu.hk
Facebook天文專頁http://www.facebook.com/hokoon.astro
電話:(852)2413-7122 傳真:(852)2493-6612
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 (C/2023 A3)
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 (C/2023 A3)
2023年初被天文學家發現的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 (Tsuchinshan-ATLAS)編號C/2023 A3 ,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及南非天文台的ATLAS望遠鏡共同發現。這顆來自太陽系深處的小天體沿狹長的軌道向內太陽系進發,預計9月28日經過近日點,位於六分儀座,日出前可見於東方低空,其時亮度有機會達肉眼可見,適合於本港清晨時份觀測。
彗星會於10月12日過近地點,距離地球只有0.47AU。此後的日子就適合於本港黃昏時份觀測,到時在天晴的傍晚大家便可於西方天空找到她。
相片集
晨曦中的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




活動回顧
天文觀星樂 -彗星來訪 (19/10/2024)
相關消息
Nothing found.
英仙座流星雨 Perseids
英仙座流星雨 Perseids (17/7-24/8)

什麼是流星雨?
每當太陽系內的麈埃顆粒走到地球附近時,就有機會飛向並墜進地球,這些流星體(meteoroid)與大氣層劇烈摩擦至發光所造成的現象就是流星(meteors)。 而流星雨(meteor shower)就是一群太空物質,在其軌道運行時遇上地球並進入大氣層所出現的天象。這些成群的流星體很多時是彗星(comet)遺在軌道的碎片殘骸,英仙座流星雨(Perseids)的來源就是與斯威夫塔特爾彗星(Comet Swift-Tuttle)有關。在透視現象的錯覺下,這些流星看似從天上的某一點發散輻射而出,而輻射點接近英仙座的便是英仙座流星雨。由於地球每年會在大約同樣的日子重遇相同的一群流星體,所以我們便可在每年差不多時候看到同一來源的流星雨。例如每年一月出現的象限儀座流星雨、八月的英仙座流星雨、以及十二月的雙子座流星雨均表現較穩定和出眾,是廣受天文愛好者期待的三大流星雨。
流星雨出現時可以看到多少流星?
天頂每小時流星數(zenithal hourly rate, ZHR)是計算流星雨表現的指標,代表某一流星雨在高峰期出現時,當輻射點位於天頂的位置,並在不受任何光害和月光影響,加上天清無雲且無任何遮擋的完美環境下,觀測者理論上可以見到的平均每小時流星數量。
如何觀測流星雨?
要觀測流星雨,就如一般觀星,需選一個安全、漆黑而視野廣闊的地點,例如避開城市光害的郊野公園、高山或海灘。要觀賞流星雨並不需要昂貴儀器,一雙眼睛已是最好的流星雨觀測工具。因為流星會自輻射點向四方八面射出,所以任何方向也有機會出現流星,廣闊的視野便能增加捕捉機會。建議大家帶備地蓆,舒舒服服地躺臥在星空下,靜待流星出現。明亮的電筒和相機的閃光燈是觀星者最討厭的光污染,若大家有緣能在同一片星空下欣賞流星雨,還望大家使用合適的紅光電筒及把閃光燈收好。外出前還要留意天氣情況,如若天晴無雲收獲就更加豐富。經常參考可觀天文助理 的全天影象,就可輕鬆知道各區天空情況。晚上戶外觀測緊記注意安全和保暖,並一定要結伴同行,避免單獨行動。
拍攝技巧
拍攝流星的方法和拍攝星空或星流跡的方法一樣。由於不能預知流星出現的時間和位置,我們能夠做的就是不停拍攝整個天空,餘下的就是攝影者的運氣。 只要有足夠光亮的流星出現時,就會被攝下。高感光、視場廣闊的相機則會有較大的機會攝得流星。更多拍攝技巧可去片: 星空攝影攻略
2024英仙座流星雨觀測小貼士
1. 預計高峰期出現在2024年8月12日至13日(星期一至二)晚上。但預報時間只能作參考,與實際高峰期出現時間或有出入。
2. 英仙座(輻射點)約在晚上十時左右升出東北方地平線。午夜以後看到流星的機會較高。
3. 天頂每小時流星數(ZHR)約100。但本港光害較多,又或遇上天氣影響,假如每小時能看到10至20顆流星已很不錯。
4. 上半夜受上弦月影響,至午夜月落後月光影響較少,觀測條件較佳。
5. 可考慮前往遠離城市燈光,四周開揚無遮擋的地方觀看。
6. 高峰期前後數個晚上也會有較多流星出現,大家不妨多加留意。
7. 利用可觀互動旋轉星圖或可觀天文助理 即時星圖協助尋找星座。
8. 注重以下觀星禮儀,共享美麗大自然。
觀星禮儀
1. 不可用閃光燈拍照,更切勿用電筒照向別人眼睛、相機或望遠鏡
人的瞳孔會在黑暗中擴張,如果突然以強光照射眼睛,不但令人感到不適,更會使人看不見較暗的星星和路面。夜空中暗弱的天體需要以長時間曝光來拍攝,使用閃光燈不單絕對無效,更會影響他人。
2. 使用紅色電筒照明
觀星時用紅色電筒照明。人眼對紅光較不敏感,在不明亮的紅光下瞳孔仍會保持擴張,因此在照明時請使用紅色的小燈,或用紅色玻璃紙/紅布/膠袋覆蓋電筒,令電筒發出來的光變成紅色,簡單有效。
3. 避免踢到天文望遠鏡及相機腳架
觀星環境比較黑暗,應該小心行動,以免絆倒或踢動天文望遠鏡及相機腳架。攝影者應小心看管儀器,亦可考慮在腳架加上反光或發光標記,讓別人避免碰到。
4. 注意聲浪 切勿喧嘩
流星飛過讓大家驚喜歡呼,但交談聲浪不應影響別人及導師講解。
5. 切勿生火或吸煙
火光影響觀星,熱空氣流動令星光擺動不定,煙霧阻擋星光,對觀星或攝影有害無益。
6. 保持地方清潔 帶走垃圾拋棄或回收
觀測活動
相關消息
可觀天文沙龍 -流行音樂與天文學 (20/7)
可觀天文沙龍 -流行音樂與天文學 (20/7/2024)
嗇色園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主辦
天文學為何能與音樂掛上關係?自古以來,人類不斷借用夜空取材,創作不同神話、故事、詩作,而音樂當然也不例外。相信大家也會聽過兒歌小星星、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等取材自天文現象的歌曲。是次「天文沙龍」將會與大家一起鑑賞幾首寄情於天文學的中文流行曲,並探討當中的天文現象或概念。除了講座及觀星外,是次活動更有音樂星象館的環節,盼望能與大家乘著音符的韻律,一起遨遊這個浩瀚天際。
日期: | 2024年7月20日(星期六) |
時間: | 晚上19:00 - 21:30 |
地點: | 嗇色園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
(荃灣荃錦公路101號) | |
節目: | (1) 短講 「流行音樂與天文學」 |
(2)觀星 | |
(3)星象館體驗 | |
費用: | 全免 |
名額: | 40 |
對象﹕ | 適合公眾人士參加 (十二歲以上) |
參加辦法:網上報名
>>>報名完結 <<<
每人限留4位,參加者需年滿十二歲或以上。可觀中心保留拒絕未經報名及未滿十二歲之人士進入。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
查詢:
電話 2413 7122
電郵 astronomy@hokoon.edu.hk
注意事項:
(1)如當日天氣欠佳或其他原因取消活動,本館將於當日下午3時透過本網頁及facebook天文專頁及Instagram天文專頁公佈,並以手機短訊通知已登記手提電話號碼的參加者。
(2)若在活動期間天氣轉壞,屆時活動可能提早結束或改到室內進行。
(3)本館可能按天氣或當日情況更改活動內容而不會事前通知。
(4)請注意自己及同行者的個人及財物之安全,請小心保管財物及照顧小孩。
(5)活動當日如有不適請不要前來參加活動。
(6)活動場內請勿進食。
(7)請遵守在場工作人員指示。
交通安排:
(1) 於荃灣地鐵站乘搭紅色的士直達(車費約HKD$30-40)
(2) 可自行於荃灣川龍街乘搭往川龍的80號專線小巴
(3)可於荃灣乘搭51號巴士 (於曹公潭戶外康樂中心下車)
(4) 本中心車位有限,駕車者必須在報名時提供車牌登記,並提前10分鐘到達。可觀中心保留拒絕一切車輛泊車之權利。
地圖:http://www.hokoon.edu.hk/contact-us/
如欲加入本館的通訊錄,以電郵方式收取本館的天文活動資訊,請以"subscribe"為標題電郵至astronomy@hokoon.edu.hk
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http://www.hokoon.edu.hk
Facebook天文專頁http://www.facebook.com/hokoon.astro
電話:(852)2413-7122 傳真:(852)2493-6612
達悟族的飛魚星
二零二四年六月 第一期
達悟族的飛魚星
去年我們造訪了台灣屏東的雙流森林遊樂區之遊客中心暨自然教育中心,以及台東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的知本自然教育中心,除了交流環境教育的心得和進行野外考察,還認識了當地部落族群的歷史和生活文化。其中一些原住民族對星空有獨特的想像,雖然這些靠著口耳相傳流傳下來的記載並不多,但卻極具特色和趣味性。

在台灣南部島嶼的原住民達悟族以捕魚為生,尤其捕捉肥美的飛魚更是年中盛事。但捕飛魚的最佳季節是什麼時候呢?準確知道捕魚季對靠海為生的達悟族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飛魚及其他魚獲除了是族人的主要食物來源外,亦是他們的生活和文化的重心,更體現其信仰以及人與大自然的關係。而每當初春的傍晚,漁夫在東方的海面上看到耀眼的「飛魚星」升出時,那就是捕魚季節的開始了。到了夏天捕魚季的尾聲,族人會舉辦盛大的慶典感謝大自然的恩賜,同時忙著把吃不完的魚製成魚乾作儲備,並再次期待「飛魚星」重新出現在水平線上。時至今日,捕魚文化和相關慶典活動更成為吸引旅遊人士前往參與的地方盛事。
至於這顆被達悟族稱為「飛魚星」的橘黃色恆星,其實就是牧夫座的主星「大角」(Arcturus)。全天第四明亮的大角星在春季夜空之中份外耀眼,與室女座主星角宿一(Spica)及獅子座尾巴五帝座一(Denebola)組成春季大三角,是春季星空中的標誌。

除此之外,在台灣南部島嶼部落間亦有另一種說法。每逢春天來到,地平線上都有兩顆明亮的恆星同時升起,他們稱之為兄弟星或者夫妻星。而這兩顆恆星正是牧夫座大角星和室女座角宿一。注視著這對兄弟星或夫妻星,彷彿想像到他們手牽手共同迎接春季的到來。原住民對星空的各種想像,多少反映了他們簡單純樸的生活方式與自然共存的關係,以及自成一格的宇宙觀。

註﹕本文介紹的飛魚星與夜空的飛魚座(Volan)有所不同。飛魚座是一個位於南天極附近的細小星座,是16世紀由荷蘭人創立的十二個南天星座之一。
更多關於飛魚季的有趣資訊﹕
雅美(達悟)族飛魚祭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folklore/20111213000001
蘭嶼飛魚季小知識:你不可不知的飛魚季禁忌
https://zazawanzine.com/culture/b047/
可觀互動旋轉星圖: http://www.hokoon.edu.hk/planisphere/
同場加映﹕

天文科
許浩強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