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7-8日 月全食
2025年9月7-8日 月全食
天象簡介:
本次月食將於9月7-8日凌晨發生,月食由香港時間 (HKT/UTC+8) 9月7日 23:26開始,本港可以觀測到整個過程,向南至西方無遮擋的地方能以肉眼觀看。全食期間,月球將呈現暗紅色。復圓至半影食終期間會因臨近日出,觀測可能因天色漸亮而受影響。
是次月食的食分約1.36(食分少於1為偏食,等於或大於1為全食),即月球深入地球本影範圍,最多至月球直徑的1.36倍。月半影食在9月7日 23:26在東南偏南仰角58度開始,至9月8日 0:27偏食開始,到 01:30食既,全食開始。全食時間達1小時23分鐘,在 02:53生光結束,偏食至 03:57復圓,半影食至 04:57完結。
下一次香港可見的月全食,將於2026年3月3日黃昏發生。
—
9月7-8日月食的時刻及方位
月食階段 |
時間 |
方向/方位角/仰角 |
---|---|---|
月出 | 9/7 17:25 |
東/99°/-1° |
半影食始 | 9/7 23:26 |
東南偏南/156°/58° |
初虧 | 9/8 00:27 |
南/184°/61° |
食既 | 01:30 | 西南偏南/213°/56° |
食甚 | 02:12 | 西南/227°/50° |
生光 | 02:53 | 西南偏西/237°/43° |
復圓 | 03:57 | 西南偏西/248°/30° |
半影食終 | 04:57 | 西南偏西/257°/18° |
日出 | 06:08 | 東/84°/-1° |


觀測小貼士:
是次月食的現象只需用肉眼觀測已清晰可見,但後段接近地面及天空較亮時會較難觀測。以簡單的儀器輔助,例如放大7至10倍的雙筒望遠鏡等,可看到更加清晰的月球影像。若是用小型的天文望遠鏡放大20倍或以上作觀測,便更能夠看到月面上的地形進出地影的情況。 整個過程在西南偏西仰角60°至西北偏西仰角1°之間發生,要這方向視線沒有遮擋的地方才可以看得到。如有興趣拍攝,可參考拍攝小貼士。

相關資料:
-
- 香港天文台—香港九月七日晚間將出現月全食
- 香港太空館—月全食 « 月食
-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天象預報-2025/09/08 月全食★★★★★
觀星禮儀:
1. 不可用閃光燈拍照,更切勿用電筒照向別人眼睛、相機或望遠鏡
人的瞳孔會在黑暗中擴張,如果突然以強光照射眼睛,不但令人感到不適,更會使人看不見較暗的星星和路面。夜空中暗弱的天體需要以長時間曝光來拍攝,使用閃光燈不單絕對無效,更會影響他人。
2. 使用紅色電筒照明
觀星時用紅色電筒照明。人眼對紅光較不敏感,在不明亮的紅光下瞳孔仍會保持擴張,因此在照明時請使用紅色的小燈,或用紅色玻璃紙/紅布/膠袋覆蓋電筒,令電筒發出來的光變成紅色,簡單有效。
3. 避免踢動天文望遠鏡及相機腳架
觀星環境比較黑暗,應該小心行動,以免絆倒或踢動天文望遠鏡及相機腳架。攝影者應小心看管儀器,亦可考慮在腳架加上反光或發光標記,讓別人避免碰到。
4. 注意聲浪 切勿喧嘩。
5. 切勿生火或吸煙。
火光影響觀星,熱空氣流動令星光擺動不定,煙霧阻擋星光,對觀星或攝影有害無益。
6. 保持地方清潔 帶走垃圾拋棄或回收。
2025年9月7-8日 月全食
月食網上直播:
本地直播 / 海外直播
網上直播將於香港時間9月7日 晚上23時16分前開始
本港 >>網上聯合直播<<由香港天文台、香港太空館、保良局顏寶鈴書院、香港青年協會創意教育組及嗇色園主辦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聯合進行。 |
10月29日月食的時刻及方位
月食階段 |
時間 |
方向/方位角/仰角 |
---|---|---|
月出 | 9/7 17:25 |
東/99°/-1° |
半影食始 | 9/7 23:26 |
東南偏南/156°/58° |
初虧 | 9/8 00:27 |
南/184°/61° |
食既 | 01:30 | 西南偏南/213°/56° |
食甚 | 02:12 | 西南/227°/50° |
生光 | 02:53 | 西南偏西/237°/43° |
復圓 | 03:57 | 西南偏西/248°/30° |
半影食終 | 04:57 | 西南偏西/257°/18° |
日出 | 06:08 | 東/84°/-1° |
海外直播
持續更新
相關消息
Nothing found.
暑期大眾學堂2025—親子奔Fun地理教室
「$2有乜用?」
二零二五年七月 第一期
「$2有乜用?」
「$2咁少,搭車都唔夠啦!」
「的確,就算搭$2車都要用八達通,用不著銀仔(硬幣)」
那麼筆者最常用「$2銀」來做甚麼?
就是拍攝用的,當然不是作為主體,而是作為相中襯托的配角。
為甚麼要這樣做呢?
這是參考戶外考察人員的「傳統」,常見於地質學家。在戶外考察時,無論筆記、繪圖記錄都可以方便地即時記錄物體的大小等資料。而拍攝相片時就會把隨身的工具,這些已知大小的物品放出來一起拍攝,以顯示目標的大小比例。常見的有直尺、手鎚、鏡頭蓋、硬幣、身體部分(如手、腳)等配合不同大小的目標,記錄較大的物體時,甚至會把整個人攝到相中。

為甚麼用「$2銀」?
據筆者的經驗,圓形的硬幣款式眾多,須要在相中仔細辨認,容易混淆。港幣$2硬幣形狀獨特,拍攝時不分底面也能清楚辨認,大小形狀從1975年發行至今50年不變,可作為比較的標準。

火星上都有「銀仔」
火星車好奇號上,Mars Hand Lens Imager (MAHLI)相機的校正板上都裝有硬幣。除了可用作調校相機和影像,亦象徵好奇號及這個在機械臂上近距離拍攝火星岩土和地貌的相機,傳承地質學家的考察工作。
你又認為這方法方便有用嗎?會試一試嗎?
(比例系列之一)
參考資料
JPL-Caltech. (2012, February 7). Mars-Bound NASA Rover Carries Coin for Camera Checkup. Retrieved July 18, 2025, from
https://www.jpl.nasa.gov/news/mars-bound-nasa-rover-carries-coin-for-camera-checkup/
Pearlman, R. Z. (2012, February 8). A Penny for Mars: US Coin Riding NASA Rover to Red Planet. Retrieved July 18, 2025, from
https://www.space.com/14512-mars-penny-nasa-rover-curiosity-cameras.html
香港金融管理局. (2019, August 25). 香港金融管理局 – 香港硬幣的歷史和演變. Retrieved July 18, 2025, from
https://www.hkma.gov.hk/chi/key-functions/money/hong-kong-currency/money-past-and-present/history-and-evolution-of-coins-in-hong-kong/
施路易、陳姿彤。(2017)〈生物過去活動的證據:生痕化石〉。《臺灣博物季刊》第36卷第2期:頁6-9。Retrieved July 18, 2025, from
https://www.ntm.gov.tw/News_Publish_Content.aspx?n=5543&s=164232
天文導師
曾展鈞
相關消息
天文壁紙2025
天文壁紙2025



6月1日 金星西大距 日出前見於東方,距太陽45.9°,約-4.4等
6月 3日 日當頭 12:21,太陽仰角90°

5月天象推介
5月6日 寶瓶座Eta流星雨高峰,11:00,ZHR~50,月齡9

4月13日 遠地點滿月(全年最小) 08:22, 視直徑29.13’,距離地球40.6萬公里
4月22日 水星西大距 日出前見於東方低空,距太陽27.4°,約0.3等
4月22日 天琴座流星雨高峰 21:30,ZHR~18,月齡24

3月24日 土星環傾角0°,土星環平面與地球平行,太近太陽不易觀測

相關消息
Nothing found.
2025至2026學年 高中實地考察課程
2025至2026學年 高中實地考察課程
2025-2026學年生物科及地理科考察課程將於2025年3
關於報名辦法請按下方連結瀏覽:
https://www.fieldstudy.edu.hk/
課程參加人數限制: 每個課程以80名學生(兩班)為上限。
2025年3月24日(星期一)下午1時正開始報名,4月14日
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致電2413 7122向吳嘉琪小姐聯絡。
天氣觀測專題探究比賽 2025 —— 社區微氣候觀測
由嗇色園主辦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香港天文台主辦,香港氣象學會及社區天氣資訊網絡協辦的「天氣觀測專題探究比賽 2025 —— 社區微氣候觀測」配合了優質教育基金「電子學習配套計劃」之《地理電子學習教材套:氣候變化》2.0 版項目,是一項全港性的天氣觀測專題探究比賽。比賽現已接受報名!
這是一項以「社區微氣候觀測」為主題的專題探究比賽,旨在提升學生對氣象觀測的認識及對氣候變化議題的關注度,並藉專題探究活動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及實地考察技巧。
前往〈天氣比賽專頁〉:
博物學堂: 非一般的主題公園:親子東壩地質遊
【博物學堂:非一般的主題公園: 親子東壩地質遊】
日期:2025年1月18日(六)
時間:上午09:00—下午13:00
地點:西貢萬宜水庫東壩
集合及解散地點:西貢鄧肇堅運動場
對象:親子(K3至小二小朋友及家長)
費用:每位$80(大小同價,費用已包括來回西貢市至東壩)
名額:20對親子(先到先得, 取錄後以支票付款作實)
活動報名:>網上報名<
相關消息
Nothing found.
「追星熱潮」
二零二四年十二月 第二期
「追星熱潮」
本年10月,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C/2023 A3 Tsuchinshan-ATLAS)在香港的出現引發了廣泛的觀星熱潮。這顆被形容為「六萬年一遇」的彗星,自去年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及南非天文台的ATLAS望遠鏡共同發現以來,便吸引了天文愛好者的注意。隨著彗星的亮度達到肉眼可見的程度,一度可與織女星一較高下。許多人在良好的天氣下享受了這一壯觀的天文現象,甚至在鬧市中手持流動電話拍攝得到這顆自1935年以來亮度第12名的彗星[1]。
彗星在10月12日經過近地點(Perigee)後,逐漸遠離地球。這顆過去30年來在香港所見最亮的彗星,許多市民在10月中旬的黃昏時分,能夠向西方觀察到。可觀天文館從9月起由凌晨追蹤彗星至黃昏,到香港各處拍攝,透過網絡和傳媒[2]與公眾分享。我們在10月19日舉辦了天文觀星樂 -彗星來訪,讓參加者透過雙筒望遠鏡及天文望遠鏡觀察彗星。從不同地點和社交媒體所見,大量市民觀賞和拍攝彗星,顯示了大眾對天文現象的熱情與興趣。

「六萬年一遇」?「八萬年一遇」?
公眾從傳媒得知此彗星「六萬年一遇」,即估計彗星繞太陽公轉一周需時六萬年,甚至看過「八萬年一遇」的報導。為甚麼會有這麼大的分別?由於不少彗星,包括C/2023 A3,從太陽系外圍的奧爾特雲(Oort Cloud)沿極之狹長的軌道進入內太陽系。從上年初發現彗星至本年的一年期間,各地天文學家提交的數百個觀測紀錄,只佔運行軌道的極少部分,不足以準確推算整個軌道。發現初期,只能在茫茫星海中觀測到暗淡而細小的一點,紫金山天文台甚至一度無法追蹤其方位,及後ATLAS望遠鏡把它重新發現。天文學家重新檢視數據,原來在2022年底已拍攝過其蹤跡。隨著彗星接近和更多的觀測,更新的推算一直變化。彗星繞過太陽後,總結各地天文台至十月累積超過七千次觀測,幾乎斷定C/2023 A3的軌道呈開放的拋物線遠離太陽,不會再度接近。[3][4]
那為甚麼還這麼花力氣讓大眾觀賞?
以下是參加者分享用流動電話拍攝的彗星照:
「上星期我兒子回港辦些事情,他看見我的彗星照片後,馬上要把家中的天文觀星書拿回英國,說要與他的朋友一起去觀星🤪!」-Sally Pang
機會來了,又何需想太多呢?把握當下,好好享受這刻的美景吧!
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的出現不僅為我們帶來壯觀的景象,也激發大眾對觀星、欣賞自然的熱情。大家的分享說不定會引起某個人的好奇心和興趣,共享認識自然的喜悅,一起可觀可樂!
天文導師
曾展鈞
延伸閱讀:
本週特寫-為什麼要推廣天文?
參考資料:
- International Comet Quarterly. (2024). Brightest comets seen since 1935.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icq.eps.harvard.edu/brightest.html [Accessed 5 Dec. 2024].
- 嗇色園主辦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2024). 傳媒報導 .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hokoon.edu.hk/media_coverage/ [Accessed 5 Dec. 2024].
- International Comet Quarterly. (2024). Comet Inform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et Quarterly (ICQ).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icq.eps.harvard.edu/icq.html [Accessed 5 Dec. 2024].
- IAU Minor Planet Center. (2024). C/2023 a3.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s://www.minorplanetcenter.net/db_search/show_object?object_id=c%2F2023+a3 [Accessed 5 Dec. 2024].
- NASA, JPL-Caltech. (2024). Small-Body Database Lookup.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s://ssd.jpl.nasa.gov/tools/sbdb_lookup.html#/?sstr=c%2F2023%20a3 [Accessed 5 Dec. 2024].
相關消息
天文壁紙2024
天文壁紙2024






2024日全食


飛機上手機拍攝的星空照
龍來了~~~~
2月24日 遠地點滿月(全年最小) 20:30,視直徑29.39’,距離地球約40.59萬公里

1月4日 象限儀座流星雨高峰 17:00,ZHR~80,月齡22.4
1月12日 水星西大距 1月13日 5:28出,日出前見於東方低空,距太陽約23°,約-0.2等
1月14日 土星合月 日落後見於西方,相距約2.14°,月齡2.9
1月16日 全年最遲日出 07:05出,東南偏東,仰角-1°
1月19日 木星合月 04:24,相距約3°,地平線下;12:39月出東時相距約6°
1月28日 水星合火星 00:07,相距約0.24°,地平線下;05:53出,日出前見於東方,相距約0.3°
相關消息
Nothing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