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塘沒有生態價值嗎?

魚塘沒有生態價值嗎?

筆者是一個由魚塘養大的漁民,從小在魚塘及濕地長大,與我一同生活的大自然朋友(自己親眼見過的) 包括:
420種鳥類(包括全球只得三百隻的勺嘴鷸)
10種兩棲類(包括香港罕有的台北蛙)
19種爬蟲類(包括香港罕有的黑斑水蛇及烏龜)
11種哺乳類(包括香港極罕有的歐亞水獺)
難以統計的無脊椎動物(包括米埔近相手蟹及近年才被發現及命名的米埔屈翅螢)

最近由於濕地附近有一些大規模發展計劃構想,其實市民大多了解濕地價值及其重要性, 然而一些發展商代表公然發表魚塘沒有生態價值的言論,令筆者反思自己研習多年的生態學及五十年的觀察是否有錯誤?當然透過上述的數字,似乎能夠反映魚塘有其生態價值,疫情期間看到很多市民也去到魚塘郊遊及拍照,希望香港人能一起關愛我們的魚塘。

1.瀕危鳥類黃胸鵐(禾花雀)喜歡在魚塘基堤尋找草本植物的種子作為食糧

禾花雀

2.香港最大型的貓頭鷹 – 鵰鴞夜間也在魚塘尋找鼠類作為食糧

3.可愛的紅頰獴是少數在魚塘生活的日行性哺乳動物

4.夜行性的豹貓也在魚塘出沒,但常被家犬及流浪犬威脅!

5.中國水蛇曾經在魚塘廣泛分佈

6.香港常見的領角鴞會在濕地樹洞繁衍

7.美麗金環蛇有劇毒,但極溫純!

金腳帶

8.灰燕鴴在華南沒有出沒紀錄,第一個紀錄是在香港魚塘!

9.每年春天均成群造訪魚塘的普通燕鴴

10.過境遷徙鳥東方角鴞是濕地的稀客

11.林夜鷹於繁殖季節在濕地及鄰近社區大聲鳴叫

12.瀕危物種黑臉琵鷺由最少300增至今年6000隻,國際濕地保育的果效!

 

郭志泰校長


讓星光來當主角 - 星空保護區

 讓星光來當主角 – 星空保護區

國際暗天協會(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簡稱 IDA)於1988年成立,以保育星空及保護夜間環境免受戶外照明影響為使命,是一個致力對抗全球光污染的國際認可組織。2001年IDA創立「國際星空保護區」認證,鼓勵及表揚世界各地不受光污染影響的社區,除了能繼續保存美麗的夜空外,有關當局更需要嚴格規範戶外照明,推行負責任的燈光照明政策,以及推廣公眾教育活動,以達到保護夜間環境、引起大衆關注光污染,及促進生態和星空旅遊之目的。

 

截至2020年,全球已有超過180個獲得認證的IDSPs國際星空保護區,而取得認證的地方數目仍會繼續增加。而在亞洲,就有南韓英陽郡螢火蟲生態公園(2015)、日本沖繩西表石垣國立公園(2018)、及日本東京都以南150公里的神津島(2020)都取得了「星空保護區」認證。

亞洲星空保護區

 

IDA頒出的「星空保護區」認證具條件性,有關方面仍必需努力盡量減少周邊地區的人造光和天空輝光對自然夜空的影響,將光害降至規定範圍。為了讓大家看到世界頂級的夜空,以及維持認證資格的挑戰,有關機構均按照明指引進行改造計劃,同時大力推動光污染教育,令居民對保護夜空的意識大大增加。漸漸地星空成為了當地的主角,而天文旅遊亦愈來愈受歡迎。

說到天文旅遊觀星的熱點,台灣及日本都是深受本港天文發燒友喜愛的地方。台灣中部有不少高山,均是業餘觀星甚至是天文觀測研究的絕佳地點。幾乎每年11月,來自各地的天文愛好者總會相聚於山上,舉辦觀星和交流天文心得的星空派對,吸引數以百計本地及海外人士參與,非常熱鬧。而日本沖繩縣西表石垣國立公園位處日本南端的八重山群島,是一群由珊瑚礁環繞的島嶼,距離台灣以東僅約270公里,蔓延著亞熱帶獨特的自然景觀。人口只逾5萬的石垣島不單是群島的交通和經濟樞紐,更是天文愛好者近年的熱門旅遊勝地。

 

至於光污染嚴重而且缺乏戶外照明監管的香港,與IDA「星空保護區」的要求相距何止十萬八千里。環境局2016年4月推出《戶外燈光約章》,鼓勵商戶或戶外燈光裝置的負責人在特定時間關掉對戶外環境有影響的裝飾、宣傳或廣告燈光,以減少光滋擾和能源浪費。縱然過去兩年有數千間商舖或物業已簽署約章,但本港過量照明的光污染問題仍然非常嚴重,約章推行首年後的光污染投訴個案不跌反升逾三成,達337宗。屬自願性質的《戶外燈光約章》計劃並沒有法律約束力,措施成效實在存疑。建議有關當局能參考IDA的建議,帶頭引入並更換對夜空友善的戶外燈光及燈具,同時設立措施限制戶外燈光的使用條款和規格,並加強對大眾宣傳減少光污染和使用合適戶外照明的重要性。我們並不奢望香港的星空可以達到世界一流的級數,只希望現時已經很嚴重的光污染情況能停止惡化甚至有所改善,勿讓光害的魔爪蔓延至鄉郊地區,令星光仍可擔當著夜空中無可取代的角色。

 

閱讀更多資料﹕

IDA – International Dark Sky Places 網頁
http://darksky.org/idsp/

国際ダークスカイ協会 東京支部
http://idatokyo.org/

西表石垣国立公園
http://www.env.go.jp/park/iriomote/index.html

Yeongyang Firefly Eco Park
http://np.yyg.go.kr/

《戶外燈光約章》
http://www.charteronexternallighting.gov.hk/tc/index.html

天文統籌
許浩強老師


有害有毒的外來入侵種 — 馬纓丹

有害有毒的外來入侵種 — 馬纓丹

馬纓丹 (學名:Lantana camara),又名如意草;因花朵色彩豐富,被稱為七色梅、五色梅;亦因其濃烈氣味,又名臭花草、臭草、臭金鳳。

原產美洲中部及南部的馬纓丹現已廣泛地入侵超過60個國家或島群,嚴重影響各地的農業及自然生態系統;在受干擾的原始森林,馬纓丹能成為優勢的下層植物,打亂植物更迭,並且減低生物多樣性。因此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核下的《侵入物種專家群資料庫》定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 (100 of the World’s Worst Invasive Alien Species)。在本港,由於馬纓丹分佈廣、花期長,差不多全年開花,自然成為重要的蜜源植物,為眾多昆蟲提供食物,因此不少拍攝蝴蝶的愛好者常會在馬纓丹花叢「守花待蝶」;然而,馬纓丹霸佔生境、排斥原生植物品種、搶奪原生植物的傳粉昆蟲等等,所帶來的生態破壞還未被深入研究。

 

馬纓丹除了廣泛地用作園藝綠化之外,亦被用作散結止痛、袪風止癢、解毒消腫的中藥。另一方面,根據《香港有毒植物圖鑑》記載,馬纓丹的葉和未成成熟果實皆有毒,可能有肝毒性和導致肝內膽汁滯留;中毒徵狀包括嘔吐、腹瀉、腹痛、呼吸抑制及肝損害。2015年,本港一名年長男子間歇飲用在郊野採摘的馬纓丹所煮的藥湯一個月後,出現肝酵素異常;2012年,在台灣新北市,某國小三年級學生好奇摘採馬纓丹葉子揮灑同學,發生集體過敏事件。

饒戈

生物科教師


奇妙多變的花粉

奇妙多變的花粉

圖一:臺灣相思花粉(放大六千倍)

花粉是種子植物用來携帶雄性遺傳物質的小型結構。不同植物品種的花粉大小、形狀、表面雕紋、萌發孔的數目等特徵有十分大的差異,這些花粉特徵差異對植物分類、鑑定,以至植物考古(利用花粉化石),都有很大幫助。

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近期開始利用剛購入的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和攝取香港野生植物的花粉,用來製作教材;現在觀察了約三十種不同植物的花粉,已深切感受到花粉的多變和奇妙。

花粉形狀有球形、橢圓形、矩形、方形、三角形,以至不少其他較難描述的複雜形狀,少部份品種更會有由幾粒花粉緊密組合而成的花粉團。

大小方面,以風力傳播的花粉通常會比較細小,例如風車草的花粉直經大約只有20微米(1微米 = 1/1000 毫米),而以昆蟲傳播的牽牛花花粉直徑就超過100微米,體積是風車草的花粉的一百多倍。但也有不少例外,例如以昆蟲傳播的鰂魚膽花粉的直徑就只有約12微米,比風車草的還要細小。

花粉的表面並不光滑,具各式各樣的突出物、皺紋、坑槽和小孔洞,一般相信,這此結構與傳粉媒介、柱頭表面的黏合、增強對花粉內部的保護有關;而花粉外壁孔洞就是水份進出的通道,會影響花粉的活性和萌發。

換一個超微觀角度看自然,讓人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圖二:蒲桃花粉(放大三千倍)

圖三:山牽牛花粉(放大一千八百倍)

圖四:珊瑚樹花粉(放大六千倍)

圖五:四季秋海棠花粉(放大三千倍)

圖六:木棉花粉(放大四千倍)

圖七:牽牛花粉(放大一千五百倍)

圖八:千里光花粉(放大四千倍)

圖九:棟樹花粉(放大二千倍)

饒戈

生物科教師


陰香果實漏出的褐色粉末是什麼?

陰香果實漏出的褐色粉末是什麼?

 

 

校園內有幾棵大陰香樹,每年開花結果,但果實總是長成瘤狀,大小和形狀都不規則,成熟後掉落地面,漏出褐色粉末,花王打掃之後,地面就留下被粉末塗污的痕跡。

 

粉末其實是樟外擔子菌的孢子,樟外擔子菌是一種真菌,寄生於樟科植物的果實,寄主主要有樟、陰香和肉桂;被感染的果實受化學刺激後會不正常地生長,形成不規則瘤狀。

 

樟外擔子菌成熟後就會大量生產孢子,作繁殖之用;孢子就像種子,掉落到合適環境就會萌發,但孢子遠比種子細小,樟外擔子菌孢子的長度就只有大約10微米 (=1/100毫米);因此,孢子的數量遠比種子多;這是必須的,要碰上大半年之後出現的嫰果的機會甚微,唯有靠數量取勝!

 

 

饒戈

生物科教師


窺探看不見的生物世界

窺探看不見的生物世界

窺探看不見的生物世界的工具

 

近年,數碼攝影設備越來越普及,價格亦相應顯著地下調,不少設備其實很適合應用於觀察和記錄我們肉眼看不見、看不清的生物世界,為生物科教與學創造新的廣闊空間。簡單而言,我們看不見某些生物或生態現象,有下列幾個原因,針對每個原因,筆者亦提供少量例子和可行的觀察記錄方法:

  1. 目標太細小

傳統的座枱式複式顯微鏡或解剖顯微鏡價錢比較昂貴、過於笨重而難於携帶外出考察、要收錄影像和影片亦比較繁複。現在有很多不同的小型數碼顯微鏡作為另類選擇,雖然影像質素不及傳統的座枱式顯微鏡,但優點是只需10份之一的價錢、輕便易用、適合在野外操作,很多型號還具備WiFi功能,可透過流動裝置無線預視和擷取影像。

 

  1. 目標太巨大或太廣闊

例如是植被分佈、生境的地形變化、不同類型生境的外貌,以至個別大型喬木品種的樹冠外貌和樹木分佈,要花大量時間到不同的觀察點觀察和收集資料,還涉及之後整合資料的問題,現在則可透過:i. 圓筒形360度全影攝影或攝錄 Cylindrical panoramic imaging,ii. 球形360度全影攝影或攝錄 Spherical panoramic imaging,iii. 以小型航拍機攝錄和攝影;從而簡化了很多繁複的程序,前兩種方法甚至已經是不少智能手提電話的預設功能,價格相宜的輕巧全影攝影機近來也大行其道。

 

  1. 過程或動作太快

例子有雀鳥、蝙蝠、蝴蝶的拍翅動作、水黽在水面的前後滑行動作、蛙的捕食過程。傳統觀察方法是採用特殊的高速攝錄機以高幀速 frame rate 拍攝 (例如每秒240幀),然後以正常幀速播快 (例如每秒24幀),就可以看見過程中的細節,但整套設備要花費幾萬元或以上,但現在已變成很多智能手提電話的基本預設功能;另類選擇是細小的運動相機 Action cameras,大多具備高速攝影功能。

 

  1. 過程或動作太慢

例如花開花謝、菌類的生長、山火之後植物重生和演替、泥灘上小螺的移動軌跡和規律、蜂巢建造過程等等,快的數小時、慢的以月計,要將過程濃縮,可以用極低幀速 frame rate 拍攝 (例如:每分鐘1幀),然後以正常幀速播快(例如每秒24幀),即是每秒鐘就能顯示24分鐘的過程變化、60秒鐘就顯示24小時的過程變化;上述技術稱為縮時攝影 Time laspe photography,將一個價值幾十元的多功能定時遙控器/快門線連接到半專業級的數碼相機就可以做到,而且移動裝置,只要下載了相關應用軟件,亦可進行縮時攝影。

 

  1. 黑夜中光線太暗

鳥類和哺乳類動物身體發熱而發出紅外光,由於身體溫度通常會比牠們生活環境中其他物件為高,紅外光強度亦會較高,利用紅外線攝影機,就可以將肉眼看不見的紅外線影像轉化為可見的影像,從而在可見光不足的黑夜中清晰看見這些動物。

 

  1. 影像訊息以紫外光傳遞

訪花昆蟲的眼睛能看見紫外光傳送的影像,一些花朵的圖案亦透過紫外光展現,藉此吸引訪花昆蟲前來,甚至用以引導前來的昆蟲循正確方向進入花朵採蜜,從而增加成功傳粉的機會。人類肉眼看不見紫外光,要了解蜜蜂看見的圖案,要透過紫外光攝影技術;先要找一支紫外光專用鏡頭(鏡片物料和鏡片表面塗層與一般鏡頭不同),前方安裝特殊濾鏡,以阻隔全部可見光和紅外光,鏡頭連接到經改裝的數碼相機,就可進行拍攝,有時還會配備紫外線閃燈,在戶內環境使用。

 

  1. 目標匿藏或視線被阻擋

匿藏於泥穴、樹洞、縫隙、石塊下方等地的動物,可以用一個簡單便宜的數碼內窺鏡,大多數型號都具有WiFi功能,可即時透過移動裝置觀看和擷取影像。很多鳥類和一些會發聲的昆蟲,亦可透過錄音去做紀錄和辨認身份,再透過一些簡單軟件將聲音轉化成圖表,以作分析之用;相關的收音設備亦越來越普及,價格亦顯著調低。

 

饒戈

生物科教師


錯綜複雜的生物關係

錯綜複雜的生物關係

圖一:黎檬錯綜複雜的生物關係(按下圖片放大)

校園內有幾棵黎檬,這外表平凡的灌木身上原來長了很多小生物,小生物和黎檬之間、與及不同的小生物之間,形成各式各樣的關係:

  1. 樹幹上有幾十片地衣,每片地衣都是一組共生體,由某種藻和某種真菌緊緊地結合而成,真菌形成保護層,並負責吸收保存水份和礦物質,藻負責透過光合作用製造食物,一部份食物會分給真菌享用;藻和真菌互惠互利,此關係稱之為互利共生。
  2. 黎檬開花,蜜蜂會重複到訪,採收花蜜,同時傳播花粉,也是互惠互利的互利共生關係。
  3. 有些小昆蟲會咬食黎檬的葉片組織以獲取營養,包抬鳳蝶幼蟲和柑橘潛跳甲,這些小昆蟲是寄生蟲、黎檬是寄主,形成寄生關係。柑橘潛跳甲的幼蟲在黎檬的葉片內咬食,同樣是寄生關係。
  4. 蚜蟲和粉蝨利用刺吸式口器插入黎檬的葉和嫩枝組織內持續吸食養份,也是一種寄生關係。
  5. 不同寄生者在同一處有限的養份來源攝取養份,形成競爭關係;而樹皮上不同的地衣也競爭空間和陽光;不同品種的生物之間的競爭稱為種間競爭,而相同品種的個體之間的競爭稱為種內競爭。
  6. 各種小動物在黎檬樹上聚集,自然引來捕食者,常見的有蜘蛛。
  7. 黎檬樹上還有眾多螞蟻,螞蟻在此並非捕食者,反而成為蚜蟲和粉蝨的守護者,以換取蚜蟲和粉蝨間歇地從背上分泌出來的蜜露作為回報,同樣是互利共生關係。

 

大自然中的每一種生物都不是獨立存在,而會與其他各種生物形成千絲萬柳、一環扣一環的錯綜複雜關係;這奇妙的景像,並不需要去到熱帶雨林裡、或者海底珊瑚礁才能欣賞。

 

生物科教師

饒戈


香港瘰螈和香港湍蛙

香港瘰螈和香港湍蛙

圖一:香港湍蛙

 

圖二:香港瘰螈

 

香港地方雖小,而且高度城市化,但卻孕育著23種兩棲動物,主要原因包括氣侯和暖、雨水充足、地形多變、濕地多樣性高,與及擁有大片的受保護郊野公園土地。23種當中更有兩種是以香港命名的,分別是香港瘰螈和香港湍蛙。

 

香港瘰螈學名 Paramesotriton hongkongensis。世界上首隻香港瘰螈出自扯旗山上某山澗,Myers 和 Leviton 在1962年將其確定為科學上新物種,並給予一個新拉丁學名。香港瘰螈乃本港唯一的有尾兩棲動物,分佈於新界、香港島和大嶼山的各大小山澗,數量頗多,一直被視為香港獨有品種,直至近年才在香港以外幾個地點被發現。香港瘰螈在《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列作「近危」(Near threatened)。

 

香港湍蛙學名 Amolops hongkongensis。世界上首隻香港湍蛙出自大帽山上,Pope 和 Romer 在1951年將其確定為科學上新物種,並給予一個新拉丁學名。香港湍蛙廣泛分佈於新界和香港島的各大小山澗,多在水流湍急位置的岩石表面棲息覓食,數量頗多。香港湍蛙在《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列作「瀕危」(Endangered)。

 

但香港首先發現的新物種並不一定採用香港作為命名依據,例如盧氏小樹蛙 Philautus romeri ,命名者 Smith在1953年發表此新種時,就採用”romeri”,以表揚Romer 在研究香港兩棲動物的重要貢獻。盧氏小樹蛙同樣在《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列作「瀕危」(Endangered)物種。而且到目前仍是香港特有品種,保育價值比前兩者有過之而無不及。

 

以上三種均在香港法例第170章《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中的受保護動物之列,任何人士在未有獲得許可的情況下管有這些物種即屬違法。

生物科老師
饒戈


蟲癭

蟲癭

圖一:餘甘子枝莖上的蟲癭

 

植物除了為動物提供食物,亦可以為某些細小的昆蟲提供安全穩固的育嬰室。為打造舒適寬敞的育嬰室,某些細小昆蟲會將卵產於特定的植物組織內,孵化出來的幼蟲會分泌化學物質,刺激植物組織局部快速生長,形成畸形突起或瘤狀物,幼體就在這個保護罩內居住和取食,亨受極佳保護,免受高温、乾旱和獵食者的威脅,同時 亦有垂手可得的食物,免卻尋覓食物的煩惱。這些瘤狀物通稱為蟲癭,寄居在內的可以是蜂類、蠅類、甲蟲等等。植物和小昆蟲之間形成一種寄生關係,這個關係往往是十分專化的,某種昆蟲只會在某種特定植物上寄生、製造蟲癭。蟲癭會隨著幼蟲的成長而變大,以提供足夠空間和食物;有些蟲癭只有一條幼蟲寄居,蟲癭的形 狀會是特定的,有些蟲癭有多條幼蟲寄居,蟲癭就有可能長得十分巨大,形狀也會不規則。蟲癭可以生長於植物的葉片、葉柄、枝條,甚至樹幹上。這種現象雖然特別,但在郊外其實十分常見,只要細心查找,定能遇見。

 

圖二:蟲癭內的甲蟲蛹

 

圖三:龍眼葉下的蟲癭

 

圖四:蟲癭內的幼蟲

 

圖五:瓜馥木枝莖上的蟲癭

 

圖六:楠樹葉上的蟲癭

 

生物科

饒戈 老師


巴西龜 - 世界最危險的物種之一

巴西龜 – 世界最危險的物種之一

圖一:在港島山澗發現的巴西龜

圖二:入侵大埔天然樹林的巴西龜

巴西龜又名紅耳龜、翠龜、彩龜,學名 Trachemys scripta,原產美國、巴西等美洲地區。由於色彩美麗、又易於飼養,是很流行的寵物玩意;在國內亦大量被飼養,銷售作食用和藥用。目前,在大陸被飼養的巴西龜大約有二千萬隻,年養殖量在4750頓左右。在本港,雖然未有準確的統計數字,但肯定不會是小數目;問一問自己和身邊的朋友,總會有養過巴西龜的,再問一問,這些巴西龜後來去了那裡?若果沒有在飼養過程中死掉,大多是放生了,或許是放到寺廟的龜池、公園的水池、水塘、山澗、田野或任何郊野地方。

然而,由於巴西龜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高,而且在本地甚少天敵,競爭力就特別強,在野外的數量迅速暴升,對本地近似的原生品種構成嚴重威脅;以前在本港很常見的烏龜 Chinemys reevesii,自從本港引入巴西龜之後,就數量越來越少,現在甚至有步向滅絕的危機,其他的本地原生龜類是否受到影響,現時還是未知;類似的問題已出現在世界各地,所以巴西龜近年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世界最危險的100種入侵物種之一。

當你以善待巴西龜的理由將其放生野外之前,有沒有想過有更多原有的野生動物會因為巴西龜的入侵而要承受痛苦甚至滅絕?當你準備購買巴西龜作寵物時,又有沒有想過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生物科老師
饒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