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五年九月 第一期
海中漂浮的不只是水母
即使你不懂得潛水,也一定見過在海中漂浮的水母,但是否所有透明或半透明的軟體浮游生物都是水母呢?答案當然不是。筆者希望分享一下香港海域可以遇到的浮游生物,雖然牠們的名字有水母/ 海蜇,但分類學上是與水母完全沒有關係的。
黃斑海蜇是真水母的一種,屬刺胞動物門的缽水母綱,在香港海域是頗常見的,鐘形的頭部最大直徑可達80厘米,滿布黃色的凹凸斑點,英文名叫 Sand Jellyfish。海蜇故名思義,是可以食用的物種,但千萬不要隨意撿拾沖到海岸的,因為牠的觸手仍是有不少的刺絲細胞,會有被「炸」傷的風險。
錢幣水母體形比黃斑海蜇細小很多,直徑最大也不過是3厘米。雖然大家都是刺胞動物門,但錢幣水母是水螅綱的動物。眼睛見到一粒像藍色鈕扣(英文叫Blue Button)的錢幣水母,實際是由很多細小的水螅所組成的群落。有些時候,會有大量的錢幣水母被沖到海灘上,雖然沒有傷人個案,水螅的刺絲細胞仍有一定風險,建議大家不要隨便觸摸。
櫛水母不屬於刺胞動物,而是獨立的櫛水母動物門,身體表面有「櫛板」即具有纖毛的櫛列,游動時會發出彩虹的冷光。由於沒有刺絲細胞,即使觸碰到,也不會被刺傷。
樽海鞘的大小與櫛水母相近,會有獨立的個體或者眾多個體連成一線或堆作一團,但觸感上明顯較櫛水母硬淨,而且外觀上很明顯會有紅色或黃色大斑點在透明的體內,這個部份是樽海鞘的消化器官或生殖腺。樽海鞘與我們一樣是脊索動物門,被囊動物亞門,靠肌肉收縮吸水噴水來覓食和移動。
生物科
黃志俊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