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五年八月 第一期

香港大帽山溪流也藏著宇宙最強生物——水熊蟲!

「宇宙最強」小萌物:水熊蟲是誰?

 

想像一種生物,能在太空真空、攝氏150度高溫,甚至接近絕對零度(-273°C)的極端環境中存活,還能「死而復生」——這不是科幻劇情,而是真實存在的「水熊蟲」(Tardigrada)!這種身長不到1毫米的緩步動物,因圓滾滾的外形和八條短腿被暱稱為「苔蘚豬」或「水熊」,但別被可愛外表騙了,牠們可是科學家認證的「地球最強生命體」(BBC News 中文, 2019)。

2007年,歐洲太空總署實驗中,水熊蟲暴露於太空輻射10天後仍能復活(綠色力量, 2019);2019年更因以色列探測器墜毀月球,意外成為首批「月球移民」(BBC News 中文, 2019)。但你知道嗎?這群「外星級」生物,其實就藏在你我身邊——香港大帽山的溪流苔蘚中

從太空到香港:水熊蟲的「全能住宅王」祕密

香港大帽山的溪流

水熊蟲能稱霸極端環境,全靠「隱生」絕技:遇到惡劣條件時,牠們會脫水蜷縮成小球,新陳代謝降至0.01%,宛如按下暫停鍵;數十年後遇水即可「復活」(綠色力量, 2019)。這種能力讓牠們棲息地遍佈全球,從南極冰層到火山溫泉,而香港的清澈山澗如大帽山溪流,正是牠們的樂園之一!

暗場顯微鏡下的香港水熊蟲 (400X)——正活潑覓食中!

小知識:在大帽山潮濕的苔蘚或沉積物中,水熊蟲正忙著吸食藻類汁液,甚至偶爾「同類相食」(綠色力量, 2019)。下次爬山時,不妨想像腳邊的苔蘚裡藏著微型太空戰士!

香港野外的小驚喜:原來我們與「宇宙強者」為鄰!

相位差顯微鏡下的香港水熊蟲 (400X)

水熊蟲的存在提醒我們:香港的自然環境雖小,卻蘊藏驚人生物多樣性。一條不起眼的山澗,可能是極端生命力的展示場;而它們的基因密碼,更啟發科學家研究輻射防護與醫學應用(綠色力量, 2019)。

下趟漫步大帽山時,別忘了低頭看看——說不定某片苔蘚裡,正躲著一隻曾「登月」的宇宙傳奇呢!

 

參考文獻

 

助理教師
羅綺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