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三年一月 第三期

螞蟻的嫁妝

早陣子筆者和一班中五學生在可觀中心生態花園進行動物調查,其中一組學生在枯枝落葉堆找到一隻身體呈黑色,長約1厘米,具有翅膀的昆蟲。根據外觀初步辨認後,牠應該是一隻蟻科(Family Formicidae)的昆蟲,並正進行稱為「婚飛」(Nuptial flight)的繁殖行為。

正所謂「分飛萬里隔千山」…雖然此「分飛」不同彼「婚飛」,但蟻后婚飛時未至於隔千山,卻亦會飛行一段頗長的距離;務求遇上更多雄蟻進行交配,同時減低新建立的族群之間的競爭。

由於筆者對於蟻科昆蟲辨認不太在行,利用微距相機拍攝後便上載相片到iNaturalist,希望各路專家能協助辨認。拍攝期間,我發現這隻蟻的口器有一粉紅色團狀物體,表面披有白色粉末及細毛。這團粉紅色的物體在數小時的課堂中依然緊附於四處走動的蟻的口器上,毫無頭緒的我只好將相片一同上載。

時間過了數天,沒想到這個只有兩張相片的觀察記錄吸引了不少專家的注意!一番熱烈討論過後,專家們確認這隻黑色的蟻后為賓氏細長蟻(Tetraponera binghami),是一種於潮濕森林的竹桿上建巢的蟻。而最令人感到好奇的粉紅色團狀物體原來是一種粉介殼蟲(Chaetococcus sp.)!不少螞蟻和介殼蟲都有緊密的互利共生關係:介殼蟲吸食寄主植物的汁液為生,同時排出蜜露吸引螞蟻取食;而螞蟻為了保護食物來源,亦會驅逐其他獵食介殼蟲的動物,甚至於介殼蟲吸食汁液的地方建立族群。

而賓氏細長蟻的新蟻后更會於婚飛時帶上舊族群中的介殼蟲,在空中和雄蟻交配後,將介殼蟲放置到竹桿節間較脆弱的部分,讓介殼蟲快快吸取汁液產生蜜露,為自己提供食物,再建立新的族群!如此一來,這介殼蟲不就是新蟻后的「嫁妝」嗎?這行為多麼令人嘖嘖稱奇!

 

生物科老師
陳錦江

 

參考資料:

[1] AntWiki: Tetraponera binghami
Retrieved on 22th Nov 2022 on https://www.antwiki.org/wiki/Tetraponera_binghami

[2] iNaturalist: Tetraponera binghami
Retrieved on 22th Nov 2022 on https://www.inaturalist.org/observations/142271410

[3] W. Klein, D. Kovac, A. Schellerich and U. Maschwitz, 1992. Mealybug-carrying by swarming Queens of a Southeast Asian Bamboo-inhabiting Ant. Naturwissenschaften 79, 422- 423 (1992).
Retrieved on 22th Nov 2022 on https://www.antwiki.org/wiki/images/b/b6/Tetraponera_Mealybug-carrying_queens_Klein199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