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來關注光污染
減少光害 保育星空
Reduce Light Pollution Preserve Dark Sky
夜空光度監測網絡 - 香港可觀中心 - Sky Brightness Monitoring Network at Ho Koon
香港大學光污染研究:香港夜空光度監測網絡

全球夜空光度監測網絡 Globe at Night - Sky Brightness Monitoring Network (GaN-MN)
消失中的黑夜 Losing the Dark
為提昇大眾對光污染問題的關注,國際暗天協會 及 Loch Ness Productions 榮譽推出「消失中的黑夜」紀錄短片,向全球介紹城市燈光的濫用情況,剖析暴力照明對社會、健康、自然生態和天文學的禍害,並建議負責任地使用燈光的方法 。
只要同心協力,我們定可以回復地球的黑夜
|
 |
 |
中文翻譯及粵語配音由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提供
影片下載: 本影片有16:9平面屏幕及全天域球幕版本供免費下載
Losing the Dark downloads
「減少光污染創意燈光裝置STEM設計比賽」
在人煙稠密的香港,光污染問題嚴重。為推動大眾關注光污染,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聯同香港大學物理系、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合辦,以及由香港太空館協辦「減少光污染創意燈光裝置STEM設計比賽」,得獎作品更於「2019香港科學節」中展出,獲獎師生親身向市民講解作品如何應用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知識減少光污染的不良影響,回饋社會。
比賽鼓勵同學利用STEM知識設計戶外燈光裝置,以減少光污染的負面影響。冠軍隊伍來自粉嶺救恩書院,作品名為「風琴式光暗漸變智能感應燈列」。參賽學生到上水圍實地考察,了解村民受街燈燈光侵擾的情況後,運用3D打印、可編程微控制器、位移和超音波感應器等技術,構思了智能感應燈列,令街燈燈光根據人流控制光度,以減少所需使用街燈亮度及數目。

比賽網頁
教育電視: 晚上的太陽(光污染)
透過實地觀測,以及訪問專家學者、環保人士和觀星愛好者等,探討光污染對人類和自然生態的影響,藉以教育學生減少光污染的重要性。
教育電視連結
《光污染》小冊子
香港大學光污染研究小組與國際天文聯會天文推廣辦公室合著《光污染》小冊子。小冊子介紹全球光污染狀況、光污染對天文學和健康的影響,以及星空保育的重要性。
港大將小冊子內容翻譯成中文,以方使全球華人讀者。也加入了本地內容和觀點,包括港大在本地和全球進行的光污染科研成果。

小冊子:
http://nightsky.physics.hku.hk/reference-iau.php
更多文章
人造衛星與「光污染」(2020-9)
香港的銀河 (2020-3)
讓星光來當主角 - 星空保護區(2018-4)
對規管戶外燈光的建議提出意見(2013-10)
立法管制光污染(2013-4)
遠在天邊 近在眼前(2013-3)
當銀河變成科幻 (2011-11)
光污染與生態 (2011-11)
今夜星光夠照(2009-6)
地球一小時(2009-4)
6.21夏至熄燈(2008-6)
全球暖化影響無可彌補 (2007-11)
網上資源
香港大學光污染研究:香港夜空光度監測網絡
全球夜空光度監測網絡 Globe at Night - Sky Brightness Monitoring Network (GaN-MN)
戶外燈光滋擾的規管措施(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資訊述要ISE08/18-19)
戶外燈光約章(環境局)
地球一小時(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
「關注光污染」Facebook 專頁
國際暗天協會(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
Blue Marble Navigator
国際ダークスカイ協会 東京支部
西表石垣国立公園
Yeongyang Firefly Eco Park
|